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對女性概念延伸的精神阻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30 16:09:56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中西方人在女性話語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敏感性與遲鈍性,成為這種差異徵候的外在表達。所謂敏感性,是指在性別權術伴隨人類漫長的文明進程中所施加的男性中心論影響,不分國界與民族,廣泛而具體存在,深沉而有效地控制著社會機體。但是,這種影響被工業革命引發的一系列對傳統方式具有顛覆性後果的衝擊消解了,性別人權的覺醒,是這種衝擊實用的中堅力量。東方文化的沉澱中有著比西方文化更為深沉豐富的父權內涵。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道德法度體系,具有難以置信的慣性力量,不僅在各領域強化著男權意識形態,也以遲鈍方式嘲笑性別人權的覺醒,延緩了女性維權意識推進的步伐。如是,西方爭取女性權力運動,已延續了一個多世紀,而貴為東方文化主要發源地的華夏禮幫,卻依然在儒道精神的溫床上昏昏然舊夢不醒,全然對世界格局的改變不應不知。

這一不敏感性或曰遲鈍性,直到上世紀中葉隨著中國政體的變革稍有好轉,但也僅限于甚低層次的表面化形態。所謂主張“男女平等”的口號式宣傳,其裝飾作用並未從根本上找到和解決權力失衡的真正內因。這一情況同樣使人聯想到20世紀中國現、當代藝術狀況。由於上世紀初那些所謂的藝術泰斗們渡洋求學,完全拋棄了歐美國家正呈現主流狀態的現代主義思潮,而將西方人打入博物館的以古典審美為標準的“寫實主義”完整拿來,由於資訊的偏差與正常溝通渠道的阻斷,使國人們得到了完全不真實的世界藝術的資訊,而這一“誤差”使中國藝術渡過了大半個世紀的閉關自守,直到80年代初方有了改善。對藝術資訊的阻斷與誤導方式,完全也能在有關女權話語方面重演,我們所知道的此類較為全面正常的資訊,同樣始於80年代初。事實上,有關女性話語的升溫與當代藝術的成熟,二者在資訊傳播與方法論的研究方面呈現較多的同步,這種同步也為用當代藝術方式切入女性話題拓展了十分廣闊的空間。

起步的遲緩與節奏的不甚明朗,使在漢語文化體系上搭建的女性話語平臺,帶有較為明顯的東方沉浮色彩。而當代藝術的介入,受個體立場方法的影響以及宏觀體制的聯動作用,呈現著形態與程度的較多差異。毛鋼個案,為這種學術差異討論帶來令人注意的亮點。同其他進行女性話語實驗的藝術家有部分相似,他畢業于受傳統方式控制的美院油畫係,除了得到較為豐厚的關乎造型基礎也關乎表達創意所必需的技巧手藝外,藝術家未來生存至關重要的創造能力和個人語言方式,對一些在位的老師們尚且是個問題,對其“産品”學生而言,的確有些無能為力。毛鋼就這樣莽撞地遁入社會,開始了個人方式的苦苦實驗,但連他自己也未曾料到,這一過程,他竟用了十六年!

的確,當代藝術給藝術家們擺出了許多嚴酷而難堪的課題,個人方式的排它性,幾乎令大多藝術家們叫苦不迭。60-70年代的作品形態雷同一團和氣,甚至延續至80年代初的風格方式資源集體共用,令在大鍋飯裏磨完了意志的中國藝術家們,在突如其來的現代主義和當代藝術大潮的衝擊中紛紛倒斃,倖存者,成了當代藝術的中堅力量。這一幕,毛鋼看得很清楚,正因為看得清楚,求生的磨難就格外痛若。他面臨的頭一個也是最基本的難題,就是“方向”問題。這個方向説得是藝術家在有了必要的技術儲備和生活歷練後,如何在漫無邊際的世態中尋到自己可以操練的地場,並逐步找到自己的定位。闖蕩了很久,實驗了很多,甚至為了避免干擾但求“純粹”,不惜在十年前辭去優越的工作,換得自由之身,但實驗結果常常令他沮喪。

近幾年,他似乎開始有了“方向”感覺,逐漸地,女性話語開始佔據他的思想庫。這一感覺的産生,絕非一些盲目逐潮的投機客和泛女性題材的急就章,而是打算在女性話語中找到適當的切入點,並逐漸確立自己的語言風格定位。處事低調,形單影隻,不為各種“圈內”打鬧所動,也不樂於趕場于展事會事現場,于濁世中尋得一方靜土,苦修內練,當代禪宗的變體格式,在他這裡有了新的注解。在基於對女性問題多方關注深入研究的前提下,他開始著眼于方法論探索。他發現,所謂女性的看“點”和審美標準,不過是歷史積累的圍繞男性的利益制定並傳承的。如是,女性的道德觀、貞操觀、價值觀,甚至女性的三圍尺寸、面部內容、乳房大小、臂部形態等等,皆被“計劃”得嚴謹可笑。人是什麼?女人是什麼?本無神奇,本屬生物圈中生物的一支,為什麼會在其上附載那麼多的沉重的精神贅物呢?討論所謂“權力”問題,若不能客觀地站在中立地帶,不能有效地“無性”看“性”,那麼其立場與結論往往難以擺脫慣性的控制,也使討論本身失去意義。

承認性別基於生物遺傳定位的顯性差異,削弱甚至消解負載在差異上的人為假定,還原至較為純粹的生物形態,以逆行方位重審被父權意識形態扭曲的女性本位意義。毛鋼認為,當代女性的本體權力復蘇,更體現在潛意識的精神層面,因此,表面化和意識形態化無助於對問題的揭示。他的首要工作是去“色”。男權對“色”的癡迷,緣于其對自身利益的佔有和保障,而其“利益”的重要成份與女性和女性的借代詞“色”有關。他將主體帶入幾近絕對的黑白領域,語言的凈化有助於問題的清晰。他的另一做法是去“神”。眼睛傳遞人類內心世界暗語,父權制又在其上添加諸多有利於己的贅物,使“神”的保真度大為降低。無“眼”之眼看似無“神”,卻可能“看”到一些原創的內容。而作為符號化依託的藍色鋪底定位,則使得女性話語在一種相對穩定的語境中娓娓道出實情,也使得藝術家的圖式風格找到個性化的平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