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女性藝術:好作品不會被邊緣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10 19:29:50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創作中一支特別的力量,女性藝術家常常遊走在學術和市場之間。如何看待當下的女性藝術?女性藝術家面臨著哪些困境?她們是否仍然被邊緣化?本文擷取了活躍在當代藝術界的幾位女性藝術家、評論家的觀點,以期共同直面這些問題。

自上世紀90年代始,女性藝術家以群體形式出現在中國當代藝術界,伴隨藝術市場對當代藝術生産的介入,女性藝術家和她們的作品開始被人們關注,並逐漸被各種市場主體以不同方式運作著。從作品來看,女性藝術家可能更關注色彩和形式,並透著豐富而又細膩的情感。女性藝術家的創作往往能獨成一體,卻不僅僅局限于女性思維,既發揮了女性特有的魅力與智慧,也在藝術語言上有著獨特的創造力。

女性特質是一種自然流露

原子空間畫廊藝術總監阮藍慶認為,“感性、淳良、敏感、細緻”的天性,使女性作品更具豐富的想像力和自由自在的精神。男人偏重關注社會使命,女人則偏重關注家庭使命,所以,相對於男人社會化、政治化的作品,女藝術家的作品更趨向於私密的情感和內心寫真。阮藍慶説,雖然女藝術家的創作行為具有一種純粹、柔和的深刻,但人們不應戴著“性別”的有色眼鏡看藝術。“歷史的束縛、現實的衝突,使得女性藝術不再僅是一個單純的藝術問題,更蘊含著許多關於生命的氣質;女性越來越勇敢地承擔起獨立、自由藝術家的使命,她們的所思所想、一筆一墨,都反映了她們對社會的思考。”

很多女藝術家亦不願意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女性”這一特點。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副教授姜傑説:“中國的女性藝術家在知識性方面可能薄弱一點,這和所受的教育有關,獨特性也可能與此有關。因為沒有太多的知識制約,導致自己原生的東西會更多一點,更容易從自身的感受出發。我不會特意在作品中強調女性這點,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所給予的東西,肯定會有部分在作品中有所影響,但這些東西是自然使用的,而不是特別強調,大家都會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去做事情。”

“女性的議題及身份不是我的創作主軸,我的女性特質是一種自然流露,它們以一種比較柔和、溫暖、關懷和感性的形式存在於我的作品中。女性特質只是我藝術的一部分。”藝術家林菁菁説,“我不認為創作有性別上的差異,只有能力與認真程度的差別,所以我不認為女性的創造力有什麼困難。對於目前的當代藝術中女性創作現象,我認為中國女性藝術家的隊伍還需要壯大,東方的智慧加上冷靜的態度,也許正是中國女性藝術家的優勢。我從來不在作品裏有意識地加強性別角色,但是自然流露的我也從不回避。”

被邊緣化的問題已在淡化

女性藝術家被邊緣化是一個長久的現象,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藏家們甚至不願意收藏女性藝術家的作品,認為她們終究會投入家庭、操持家務,難以持續創作。但如今,女性藝術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並引起關注。從2008年開始,國內外逐漸有女性藝術展推出,其中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近幾年還收藏了大量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並在2010年推出了世界最大的女性藝術展。

林菁菁認為,女性藝術家被邊緣化的問題目前已經在淡化,而且會進一步淡化,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的會是藝術家作品傳遞的力量,而不是藝術家的性別。“會有更多的女性藝術家在內容上走向更多元,在表達方式上更獨立、更直率、更自由、更尖銳。女人需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這是改變被邊緣化的第一步。”林菁菁説,藝術家最大、最根本的問題是獨立思考,透過熟視的表像,用自己的角度和方式,尋找獨立創作的方向和恰當的表達。

“邊緣化是個很西方的説法,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中,我覺得用‘忽視’更貼近現實狀態。”藝術評論家廖雯説,她的女性藝術研究做得很“孤獨”。“女性藝術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在1990年代中期就出現了,10多年來,雖然時常被人提起,也不乏男性批評家出面為女性藝術家寫文章,策劃全部是女性參加的展覽等,但女性藝術作為一種特別的現象在當代藝術中的價值,卻很少有人深入探討,基本上沒有學術層面的觀照氛圍。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

從作品本身來講,姜傑認為,女性藝術家是否被邊緣化主要取決於自身作品的品質。藝術家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不能老強調自己是女性。“是否處於邊緣,這不是性別問題,因為很多男性藝術家也處於邊緣。決定藝術家處於‘中心’或‘邊緣’的因素,只是作品的好壞,這和商業炒作不一樣,好的作品大家都能非常清楚地看到。”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