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藝術傳媒:現實處境與可能轉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25 19:41:07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批評家網

“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主題工作坊第四場之“藝術傳媒——現實處境與可能轉變”在798第零空間舉行。藝術批評家、策展人鮑棟擔任主持,原《畫刊》雜誌社編輯崔燦燦、“藝術眼”執行董事黃姍、《藝術界》編輯孫冬冬出席,《中國當代藝術年鑒》主編朱青生教授、總監滕宇寧作為主辦方負責人也參與了對談。大家共同圍繞著“當今藝術傳媒面臨的問題和可能的轉變”這一中心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

討論內容涉及業內人士如何看待藝術傳媒的生存、經營策略,如何確立媒體公信力,以及藝術傳媒的發展趨勢等問題。在場專家普遍認為當今藝術紙質媒體發行量小,受眾窄,藝術媒體的運營在良好的經濟效益和高水準的版面維持間很難達到平衡,而不同的媒體也各自面臨著相應的現實挑戰。

崔燦燦首先提到,2000年後出版社由事業單位改制為國企,自此自負盈虧,一些傳統刊物的運作模式因此改變,開始有廣告任務壓力,編輯需要聯繫廣告客戶。所屬集團亦規定硬性銷量任務,銷路主要集中在藝術院校的訂購,零售途徑的利潤較低。相比之下,許多被傳媒集團收購的改版的藝術雜誌的處境則有所不同。《藝術界》雜誌社便有專門的市場行銷部門,編輯只需負責把握雜誌內容的品質。這些與時尚“若即若離”的雜誌發行渠道也相對複雜,海外贈閱,機場、書店零售,淘寶書店都有涉獵。黃姍提出,不同網站有不同的經營策略與風格,但相同的是力圖追求高水準的視覺呈現效果。黃姍也提到,受網站板塊的限制,廣告投放方面與客戶的合作相對紙媒要艱難。

由於受眾的差異,不同媒體在各自領域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總體而言,幾位媒體從業者一致認為媒體公信度在目前審查機制下仍面臨著考驗,各類媒體中或因編輯、雜誌社和各方的利益糾葛使得報道內容有傾向性;或因編輯的個人意志傾嚮導致觀點一致的“派系雜誌”的衍生,媒體表達了過多的編輯意見。孫冬冬提出,大多數雜誌編輯都希望擴大作者群,使得內容視角多樣化,但是由於鮮有撰稿人以寫稿謀生、雜誌文風限制等原因,撰稿人群還是相對固定和局限。關於學術倫理問題,崔燦燦認為學術影響力的打造對雜誌社而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篇多年之後仍被頻繁引用的好文章是作者和雜誌社共同的榮耀。他也強調,只有在平等競爭下學術公信才能得以建立。

與社會現實緊密相關,當今的藝術媒體一方面正順應著市場化經濟發展、數字化網路媒體時代的大趨勢積極做出調整,另一方面在編輯職能的轉變、媒體公信力的建構上仍面臨著諸多問題。關於藝術傳媒的日後發展道路,業界人士主要指出三個可能方向。主持人鮑棟首先提出,媒體今後將由

“弱編輯”模式逐步變為“強編輯”模式,即編輯加強對刊物內容的控制,而雜誌的推廣和行銷交由其他團隊負責,從而形成媒體集團的運作模式,這一轉變也是與國外雜誌的運作格局接軌的。其次,傳媒業應吸引更多的撰稿人,只有批評家依靠媒體生存而不是畫廊養活時,藝術傳媒的公正性才能得以實現。再次,時尚雜誌涉足藝術界,如《芭莎藝術》的出現,為藝術傳媒帶來了新的視角和可能性,與時尚産業(如奢侈品廣告)的適度結合對吸入資金,擴大讀者群都有利;

但是每種雜誌都能通過自身的特色滿足不同讀者的“精讀”“泛讀”需求,各種類別的藝術雜誌應以把握自身優勢,保證雜誌品質為前提。

總體而言,藝術媒體作為傳媒産業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同市場因素緊密結合在一起,媒體人應當主動順應産業發展趨勢,建立媒體間的競爭與協作機制,實現産業的良好運轉,但必須以把握雜誌內容為核心,以建立媒體公信力為目標,以參照學術批判系統為指導才能使得中國未來藝術傳媒為當代藝術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

藝術傳媒在當今媒體時代是整個藝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談話中業界人士就“當今藝術傳媒面臨的問題和可能的轉變”話題的充分探討,更是為以後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這正是本次工作坊的基本理念——借由“《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舉行的契機,依託《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及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數據庫的強大資料支援,針對當代藝術過去一年來一直關注和研究的問題,對中國當代藝術現象和問題做一個鮮明和集中的呈示,並邀請藝術家、批評家來關注和討論這些問題,形成可供後來者參考的學術資料。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