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大眾傳媒的收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15 13:37:37 |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儘管技術進步對現場表演藝術的直接影響很小,但其通過大眾傳媒所産生的間接影響卻可能非常大。在過去百年裏,技術變化(以飛速發展的前後次序)為我們帶來了唱片、電影、無線電廣播、電視、慢轉密紋唱片、錄音帶、衛星系統和電纜系統、錄影機,以及最近的鐳射唱盤和鐳射視盤。可能除了電影之外,每次技術革新都為非現場表演藝術提供了市場,在該市場上能夠産生相對於製作現場表演的團體而言的非常可觀的收入。這筆鉅額收入有助於彌補生産力滯後給預算帶來的負面影響。舉個最明顯的例子,交響樂團在現代可以從預先錄製的磁帶和鐳射唱盤的銷售,或是在多年前從留聲機錄音中賺取版權稅。而戲劇、芭蕾和歌劇公司除了可以從預錄的磁帶或鐳射視盤的銷售中獲得版權稅,還可以從在廣播或有線電視上的表演裏獲得收入。事實上,與職業體育運動的情況相似,電視收益遠遠超過了票房收入。

不幸的是,這種潛在的收入還未得到物化。對於大多數美國的交響樂團來説,唱片的版稅收入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有下降的趨勢。形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包括以下兩個,其一是古典音樂唱片行業發展到了演出成本相當低的歐洲,其二是技術進步的影響——用廣播音樂或借來的唱片在家中製作的錄音帶徹底破壞了20世紀70年代錄製音樂唱片的商業銷售。新的技術革新,如鐳射唱盤和鐳射視盤,讓人們看到了銷售量和版權稅復興的希望。但是從長期來看,某些形式的自製翻版很可能會制約新唱片的市場發展。並且應當記得,即使在20世紀50年代,慢轉密紋唱片剛發明出來之後的發展巔峰時期,大多數交響樂團的唱片收益也是無關緊要的。

電視表演節目的收入同樣令人失望。有人問一位正站在自己店門前的雜貨零售商,當天的生意如何。他回答:“早上的生意平平,而下午就更少了。”這同樣説明瞭商業電視文化的情況。

在商業電視發展的早期,電視網路做了適當的努力,在電視上放映文化水準高雅的節目。然而,即便在那時,與全國的藝術産業規模相比,其簽約的表演節目數量也相當低,以至於廣播收入完全可稱是微不足道的。福特基金會對表演藝術財政狀況的調查研究顯示,交響樂團在1965年—1966年度從唱片、電影、廣播及電視等綜合類別中獲得的收入只佔總經營收入的12%。到1970年—1971年度,即研究時間範圍內的最後一年,該數字下降到了08%。TheFinancesofthePerformingArts(NewYork:FordFoundation,1974年),第1卷,附錄C,第31頁。

隨著時光流逝,大眾電視變得越來越重要,商業電視網實際上擯棄了在公眾電視臺上播出文化類節目。藝術公司從廣播電臺獲得的表演收入仍然寥寥無幾。有線電視出現的早期,新的希望之火冉冉升起。文化愛好者們認為,有線電視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可以從商業角度切實滿足特殊觀眾的需求,比如那些希望在家中收聽或觀看歌劇、舞蹈,以及正劇作品的觀眾群體。這種新策略被稱為“窄帶廣播”。遺憾的是,作為一種文化傳播方式,有線電視並不成功。如果歌劇、芭蕾或戲劇公司的管理者認為,有線電視開創了表演收益的一個新的重要來源,而事實上廣播電視無法做到這點,他們將會再次非常失望。(更多細節,請參見第16章。)

展望未來,或許某天大眾傳媒會成為表演藝術娛樂活動的重量級買主,但不要忘記還有一種更糟的可能:希爾達·鮑莫爾(HildaBaumol)和威廉·鮑莫爾(WilliamJBaumol)指出,同現場表演部門中的成本完全一樣,電視節目的製作成本也要受到由生産力滯後所帶來的物價上漲的影響。他們發現,從技術層面來講,每檔節目每小時在素材上的電視製作的成本,與現場表演娛樂的相似,在1964年到1976年之間增長了143%。HildaBaumol和WilliamJBaumol,“TheMassMediaandtheCostDisease”,見WilliamSHendon等人編著TheEconomicsofCulturalIndustries,第109頁—第123頁(Akron,Ohio:AssociationforCulturalEconomics,1984年),表2,第113頁。再版于RuthTowse編著的Baumol sCostDisease,theArtsandOtherVictims(Cheltenham,UK:EdwardElgar,1997年),第180頁—第194頁。同期內,製片人價格指標僅增長81%。

生産力滯後可能是産生這些差別的原因。因此,同樣的成本問題也困擾著表演藝術現場製作,它將限制向大眾傳媒大量銷售的發展前景。

下一頁與大眾傳媒競爭投入要素上一頁規模經濟影響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文化經濟學》 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