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專訪劉小東:無處還鄉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09 14:51:17 | 文章來源: 外灘畫報

L:一樣的,沒有太大變化。情義就像我經常説的,情義就是要和金錢分開,一有金錢關係就沒有情義了,現在的人很難講情義。在城市生活的人,一講情義你就是一個騙子。城市要講信譽,不講情義,情義帶有很大的欺騙性,沒有標準去衡量,可信譽是有標準的,答應人家的事做好就是最大的情義;這件事該給多少錢,給清楚了,這是最好的情義。但是在鄉下你不能説咱們這件事一百二十塊錢,結清結束,這就顯得沒有情義了。

我在城市裏被改造成一個沒有情義的人,再回到一個很重情義的地方去,會有很多矛盾。比如説要付給他們勞務費,怎麼付?趁著喝醉的時候,我的助手“哐——”一筆錢塞到他包去,他也假裝不看。大家都需要錢,不能挑明。“金城小子”在北京尤倫斯藝術中心辦展覽時,有個記者給我發短信,問我畫人家給人家錢了麼,我不回這個短信。我是個民間人士,我知道怎麼和民間人士打交道。提這個問題的人不是從民間上來的,他這個問題太知識分子了。

S:你的作品曾經與三峽移民、北川地震等直接相關,在捕捉這個時代的印記的時候,你是怎樣選擇主題的?

L:藝術家有的時候閒了,就會想閒事兒,就會有這種慈悲、關懷和傷痛,所以我就去有傷痛的地方。説大點還是一個慈悲心,三峽這麼大一個工程,給當地的環境,甚至整個中國的生態的影響太大了,會影響子孫後代的生活,大家應該關注它。作為一個藝術家我改變不了什麼,但我有這份心,要投入到這個場景去做畫,而不是在北京編造一個故事,編造當地人的痛苦或者幸福,我要真正投入到他們生活裏去,跟他們共同生活。我覺得藝術家做到這個份上,盡到了責任。

S:我記得陳丹青説過一句話,他自己的畫是止于“文革”,你是對當下有一種關注,你覺得他的話是否準確?

L:差不多吧,我對當下比較感興趣,這也跟藝術態度有關,希望像一把尖刀一樣,直接而有穿透力。我一直在反省自己血液裏的審美弱點,老有乖巧、獻媚、奴才的傾向。無論色彩造型都有這個問題,缺少灰顏色、直接的美學表達,這是我們民族的弱點。我希望我的藝術態度能矯正我已經知道的這種弱點,能夠當下一點,直接一點,眼睛看到什麼立刻做出決定。

G=“外灘講壇”觀眾

L=劉小東

G:你説你和你的朋友之間的感情一直沒有變,他們那裏的生活也變化不大,對你來説應該是有處還鄉的,為什麼説“無處還鄉”呢?

L:今天整個社會的城市化發展太快,家鄉的變化很多,想尋找記憶的地方沒有了,想證實自己活過的地方沒有了,這時候人會發生變化。一般在家鄉的時候,大家都不太會做太惡的事兒,因為家鄉人幾代都認識,互相牽制,甚至不用法律的約束,而是用人情的約束,一般不會太出格。

對於祖墳,以前大家種地的時候都會繞開,在當下的房地産開發中,祖墳被平掉了。失去了祖墳的人變得肆無忌憚,只會往前衝,不會往後看了,因為沒有了牽制。整個民族都往前衝的時候,真的是很瘋狂很可怕的事。

“無處還鄉”不是説我沒有家鄉的問題,我本人一點都不重要。但是我閒嘛,在為整個社會發展的方向痛心。

G:你的這些朋友們喜歡被畫,喜歡被拍攝嗎?

L:他們很高興,非常高興。紀錄片《金城小子》的拍攝團隊來自台灣,金城是很封閉的小城鎮,能夠接觸到台灣人,對於小鎮的人來説很新鮮。當這部片子和畫展在北京展示的時候,我的這些朋友們都來了。一個普通人,突然看到自己的形象在電影裏、在墻壁上的繪畫中、在媒體上出現時,他們非常感動,非常驚訝。你不知道一個普通的生命多想被別人看到。其中一個叫郭強的人説:“今天百度上沒你的名字,你就白活了。”沒有被拍、被畫到的人就會生氣,會質問:“上次來拍片子,為什麼不找我!”朋友們都很要臉的,要別人知道他曾經活過。而且他們被拍的過程中也覺得很舒服,拍紀錄片的團隊和他們在一起比和我還多。只要我一畫完畫,朋友們都願意跟拍電影的人接觸,吃喝玩樂的,半夜也不睡覺,我該睡就睡,他們比我關係還好。

G:我是“80後”,你有沒有考慮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或者後期有沒有想過像吳冠中一樣“中西結合”?

L:年輕的時候不要被這些假的東西束縛,你血液裏流淌的是中國人的血,跑不掉的。等你去了台灣,你就發現自己説話像個當官的。你去美國跟別人交流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觀點都是空洞的,非常缺少實質性的數據,因為那是一個數據化的社會,重視實實在在的數據。什麼是“中西合璧”?我們早就在中西合璧的生活環境中生存了,無論畫什麼都是中西合璧的。把自己的生命體展現給別人,把自己的觀點亮出來,告訴別人你怎麼看這個社會,是藝術家的責任。但藝術家有的時候會被埋沒,因為想發言的人太多,亮不出來,只好繼續想辦法。

G:有人説畫家成名後局限在一個套路上,我想問,你以後會在寫實方面繼續走下去呢,還是求變求新?

L:對,每個人都有掙脫不開的套路,但是利用好了挺好的。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藝變成一百零八般也可以。別人看來畫家一輩子就畫那麼一張畫,其實對畫家來講每一筆都在創造。每一個畫家都是這樣,這張和上一張有很大的不同,對觀者而言可能都差不多。藝術家需要尋找新鮮感和新的刺激,我也在徬徨中努力,努力地勞動下去。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