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皮力:畫廊協會更應該像一個俱樂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21 20:04:34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編者按:中國畫廊業的迅猛發展呼喚畫廊更加高效、規範和專業化,那麼畫廊協會或者類似機構的出現對畫廊行業的資源調動、規範化、專業化會起到怎樣的作用?中國畫廊協會的職能是怎樣的?是官方還是民間的形態?畫廊協會的公信力、專業功能是怎樣的?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會成為中國藝術市場發展道路上的話題和焦點。

採訪嘉賓:皮力 BOERS-LI畫廊負責人

採訪:裴剛 雅昌藝術網

雅昌藝術網:您認為畫廊行業目前發展的狀態存在著哪些問題?

皮力:我是覺得目前中國畫廊和西方畫廊是不同的,因為西方的畫廊制度是一百年建立起來的。經過這一百年,好的畫廊跟差的畫廊的距離不是特別大,我説的不是學術水準,我説的是經營水準。從這個方面看,但是中國的畫廊是二、三十年起來的,沒有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所以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導致的結果,就是它的經營水準和理念上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現代畫廊機制是代理制,在代理制基礎之上的,有很多畫店形態的“畫廊”。還有很多做二手的,不簽約藝術家的,只賣畫的畫廊,這些都是把市場攪得特別地亂的因素,造成了很多很惡性的一些競爭,也造成了一些畫廊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比如,經濟好的時候互相在抬價格,經濟不好的時候,互相在拆臺等等。就是行業的自律,其實是比較重要的一個事。

雅昌藝術網:隨著市場的發展,是否需要這樣一個機構,比如説畫廊協會這樣的一個機構來為大家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

皮力:我覺得這個機構肯定是全世界都有,所以這個肯定是有必要的,關鍵看是怎麼做?當然成熟的畫廊肯定是不需要畫廊協會的,不成熟的畫廊肯定需要畫廊協會,我想從這個角度來説,成立畫廊協會是公益的一個行為,是帶領這個産業往前走。對於不成熟的畫廊來説,這個協會到底是幹什麼的?就是整合資源來共用或者是把行業的規範做好,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事,這是需要考慮清楚的一個事。

雅昌藝術網:就是説它的職能是什麼?

皮力:對,第一個問題,因為協會有一些最簡單的東西:誰是會員單位?誰不是會員單位?會員單位有一些什麼樣的好處?嚴格意義上畫廊協會不是一個職能單位,更像一個俱樂部似的。不能説有一個規章制度,像行會那樣,那不太可能。我想畫廊協會更多的是可以做一些活動,比如説做某個區域的收藏家;某個區域推薦幾個畫廊和藝術家;使大家形成彼此之間的默契,有一些行業基本的操作規範,大家都要遵守的是什麼?這個是要做到的。

雅昌藝術網:最好的形態是民間的嗎?

皮力:肯定是民間的,必須是民間的。

雅昌藝術網:如果有這樣一個協會的機構,會對藝術市場有哪些影響?

皮力:畫廊協會對藝術市場的影響,只會讓畫廊經營的水準更高,讓它經營更有效率,對於市場來説,是沒有影響的,不然會形成新的價格壟斷。

雅昌藝術網:目前有一些民營性質的地區畫廊協會,如果説他們並存的狀態會産生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皮力:如果是一個民間組織可能就比較鬆散,不會有矛盾在,不一定要把它放在一個歷史的關係裏邊去。我想畫廊協會最核心的是大家交流畫廊的經驗,交流經營管理一些問題,而不是對市場形成一個什麼樣的影響力,一個是我覺得形成不了什麼影響力,再一個即使形成了也不見得是一個好的事情。

雅昌藝術網:您對國外的畫廊協會有了解嗎?

皮力:國外的畫廊協會會做一些很靈活的活動,比如每年在柏林這幾個比較好的畫廊,同時開幕一個展覽,有一個畫廊周,每個畫廊大家都湊在一起,每個畫廊都請一個收藏家來,畫廊協會來招待這個收藏家看所有的展覽,像是一個小型的博覽會似的,但它是發生在畫廊裏邊的博覽會,我理想的畫廊協會更多的是這樣的協會。畫廊周,在每年的五月份第二個周,他們做兩次,五月份一次,九月份一次,所有的畫廊在這個時間都開幕一個自己的展覽,每個畫廊貢獻一個收藏家,是一個、一個地看,這是挺有意思的。

雅昌藝術網:您了解他們畫廊協會發展的狀況目前是什麼樣的?

皮力:規模很小,但是很高效,每年就是一兩次活動,但是做了十年了。對德國這個區域裏的藝術推動得特別大。所以所有的畫廊貢獻收藏家,到這裡來買,看展覽,畫廊之間也聯動,成為會員當然需要有一些門檻,是一個什麼樣的水準等等才可以進來之類的。

雅昌藝術網:您認為這種協會最重要的顯示出來的力量是在什麼地方?像剛才講的德國這個畫廊協會。

皮力:資源的交換,幫助各種各樣年輕的畫廊,很有必要的。

雅昌藝術網:您認為畫廊協會和畫廊博覽會之間有什麼關係,剛才講到像一個小型的在畫廊裏的博覽會。

皮力:這是並行的,博覽會是博覽會的,因為它的門檻低,是並行的,畫廊協會是團購砍價什麼的,沒有辦法,這是平行的關係,不矛盾,這種機構越多越好,在一個合力和博弈的環境下才能産生一個良性的發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