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魯虹:觀念與語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1-07 20:24:47 | 文章來源: 魯虹的部落格

在接受藝術國際訪談時的講話:

魯虹:老實講,在邱光平打電話來讓我幫他策劃這個展覽的時候我非常擔心,因為前兩個展覽,策展人做的非常好。如果他還是重復過去的作品,就不大好做了。令我感到特別高興的是,邱光並沒有這樣做。在序言中我已經指出,如果説他早期更多借助馬來表達對歷史的關注,那麼,他現在他更多的借助於馬和恐龍的骨架符號來隱喻在今天人和自然的關係。比如在玻璃板開工艱難行走的情況,馬匹被汽車裝運的情況都隱喻了工業化時代很多動物面臨的一些問題,此外還包括環保問題等等。我認為,邱光平這種不斷探索的精神是非常好的。現在有人批評一些70後、80後藝術家,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很容易滿足市場,為了錢而批量化生産。據我知道,邱光平的作品賣的很不錯,按市場邏輯,他似乎可以在以往的基礎上重復下去。但是他沒有,而是大膽探索,並獲得了新的進展。從藝術表現來看,他不僅找到了好的觀念,也找到了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這一點值得我們的一些70後、80後藝術家學習。其實,庸俗的藝術市場對藝術的歷史是不關注的,邱光平超越了這一點,他關注歷史,而且把歷史和現實結合起來考慮,這一點非常好。當然,他也有一些問題需要繼續加以解決,比如他的馬基本是具象的,這和網狀平面的語言放在一起雖然表現觀念還是可以的,但是從畫面來講,還不是最佳狀態,我希望他以後能把這個問題解決的更好一些。相對而言,他畫的燈光、佛像等等符號的時候,顯得與平面化的網狀線要協調一些。現在邱光平仍然延續了以前馬的造型,帶有明顯三維的特點,怎麼樣與平面網狀的語言結合,這是他下一步還需要解決的問題。我相信他完全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四川真的是盛産優秀藝術家的地方,而且他們都非常有能力,非常執著,最重要的是,他們也都有藝術史“野心”,具體説,他們並不是滿足於一般意義上的賺錢,而是願意在藝術史上做出貢獻。這是他們的強大動力,希望邱光平未來有更好的作品呈現。

……

魯虹:我感到,國畫界那些畫馬的藝術家也應該思考一下,他們現在還在畫古代的馬或徐悲鴻式的馬,為什麼他們不能像邱光平一樣有一些創新呢?將早已有之的馬畫來畫去,不斷的重復,一直沒有超越,這值得一些所謂的畫馬大師們反思。

……

魯虹:剛才王林和吳鴻結合邱光平作品中的透視、造型與馬的表情等等談了語言問題,很好。下面我就接著談一下筆意表現的問題。我注意到邱光平作畫,在有了一個觀念,並找到一個很好的造型方式之後,很強調以順暢的筆意加以表現,因此,在他的畫面上體現出了連續性的書寫,這非常好。其實,我們在他很多畫裏面都看得出他作畫的時間過程,這一點和傳統寫意畫有一致性。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邱光往太寫實的方向走,就可能和他所強調的表現性或寫意性的東西産生矛盾,下一步邱光究竟往寫實的方向走,還是往寫意的方向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知道,傳統寫意文化強調根據造型用筆,並且,其用筆從表意與審美出發,可以超越造型本身。像邱光畫馬,就是一筆接著一筆來的,畫面有筆勢,有連續性,很暢快,決不是描出來的,這是非常可貴的東西,甚至可以説是天生的東西。這一點畫過畫的人都看得出來,剛剛王林説的很對,如果過分寫實就會把他天性的東西扼殺掉,我覺得這樣也不利於他的發展。我的觀點和王林的觀點是一樣的,他還是要往寫意的方向走,以保持他的造型特點和強調筆勢、表意的做法,這是中國傳統寫意繪畫的優秀傳統西,西方對此都非常推崇。

……

魯虹:我一向認為,對於當代藝術來説,使用什麼媒體並不重要,關鍵是你要表達什麼觀念,並關注人的生存狀態,而不是為了時髦,非要選擇一個新媒體不可。

……

魯虹:我看徐冰接見記者時有一個談話,他覺得中國當代藝術對語言的創造太忽視了,對他的説法我是蠻同意的,因為,如果一個藝術家沒有獨立的語言狀態,他就不能有自己的位置,更不應該被讚揚。我注意到法國有一個理論家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他在談到語言和觀念的問題時舉了一個例子,他説,中世紀的時候,由於戰亂不斷,人們信仰上帝、嚮往上天,也經常上教堂,正好這時有建築師發明瞭搭腳手架的技術,結果哥特教堂也應運而生,在這裡,搭腳手架本身並不是一種純粹的技術,而是實現觀念的手段。從這樣的角度看,我認為,邱光平的造型、用筆、構圖等等,其實都和他的觀念表達密切相關,應該加以研究才是。前一階段,談到作品,我們比較強調觀念本身,而忽視語言的創造,這是不對的。

……

魯虹:藝術語言與觀念是同一的,比如塞尚,就不可能用古典的技法去表達他的藝術觀念,實際上,語言對於塞尚來説,就是觀念。沒有語言,他的觀念也不成立。同理,現在的藝術家也不可能借助塞尚的語言去表達他的觀念。對於藝術家來説,觀念的確很重要,但還要為觀念找到一種個體化的語言,這樣,他的觀念才會成立。邱光平這麼年輕,就能夠找到一種語言,很不容易,我希望他能有長足的進步。

……

魯虹:每個批評家其實都有一個比較的網路,這是他們在學習藝術史和了解當代藝術的過程中建立的,也是他們評判作品與藝術家的基礎。其中一個是歷史的線索,加一個是當下的線索。當他們看到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時,就會把其放到這個網路裏面加以比較,這樣很容易看出這個藝術家有沒有創造性和特點。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