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孫振華:古典雕塑不是無條件都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1-05 16:49:55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文\孫振華

歐洲有眾多歷史文化名城,無一例外,這些城市都有古典的紀念性雕塑:國王、貴族、將軍、英雄、文化名人……他們有的騎著高頭大馬,劍指蒼穹;有的站在高高的基座上,凝眉沉思,儘管形態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用雕塑講故事。

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這些雕塑,這個城市該會怎樣?一旦沒有了這些石頭和金屬的故事,沒有它們來保存記憶、標識不同的城市空間……這個城市一定會乏味很多吧!反過來説,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城市,這些雕塑又何以可能呢?因為城市,才有雕塑。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古典建築、廣場、園林,這城堡、街道,雕塑也沒有身在其中的理由。城市和雕塑在二者的相互選擇中,搭配適宜、渾然一體,所以才有如此魅力。

但這類古典雕塑一旦看多了,也會覺得單調、乏味,大同小異。前不久,筆者到歐洲考察古典雕塑,然而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那些非正統的作品。例如,在布拉格國家博物館大樓前,靠近馬路的那片淡紅色石塊鋪裝的地面上,有兩個小小的圓丘稍稍隆起,中間躺著一個不到1米長的鑄銅十字架,上面不知是誰放上去了一朵黃花。原來,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時候,為抗議蘇軍入侵,有兩位大學生自焚於此。如果它也算紀念雕塑,它與周邊高大的古典建築、廣場上高達10多米的某國王的騎馬像相比,是那麼微小、平實、樸素,然而潛沉于大地的表達方式,具有一種巨大的震撼力量。它也在講故事,但是它的敘述方式顛覆了傳統,它讓英雄不再高居於基座,而是融入腳下的土地。

如果説,古典雕塑對應的是20世紀以前的城市。而今,西方的城市、建築、人文精神都發生了嬗變,西方雕塑也發生了很大變革,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西方人開始用公共藝術替代用人物講故事的城市雕塑,其觀念和形態與過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西方雕塑的文化效應是整體性的,它和西方的人文歷史、宗教傳統、城市空間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它和西方的文學、音樂、戲劇等等都有精神上的呼應。單單把雕塑拎出來,就雕塑看雕塑,無論怎樣學習、模倣,並不能收到好的效果。以前,我們學習西方雕塑的最大誤區,恐怕就在這裡——只見到了樹木,沒有看見森林。

正是有了整體性的眼光,當我們把西方古典雕塑與西方整體文化和整體城市環境聯繫起來的時候,在讚美、欣賞之餘,我們還發現,它們也有問題。

再如,在維也納,有一位叫洪德瓦瑟的藝術家,他用非常個人化的綠色生態的方式,以塑造、拼接、涂畫、借用的手法,對社區、街道、建築進行整體性的改造,他的作品五顏六色、形態豐富,具有一種新的綜合性,所以不妨看做是對既往建築史和藝術史的全面顛覆。當然,在他的作品中,是沒有古典雕塑的。

那些古典雕塑好不好,當然好!然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對中國的觀賞者來説,一味感嘆它的好是沒有用的。面對中國的城市,創造中國的雕塑,才是我們感嘆之餘真正要做的事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