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由沉思中萌發的廣美藍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0 19:51:23 | 文章來源: 《藝術鏡報》

文\賈婷婷

藝術鏡報(以下簡稱鏡):您所提出的朝陽文化理論,對廣東地區的文化發展起著推動作用,朝陽文化理論對廣東文化發展尤其是美術發展有什麼積極影響嗎?

劉斯奮(以下簡稱劉):朝陽文化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提出,那時中國還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經濟浪潮剛剛開始衝擊到文藝界,由於準備不足,思想一度比較混亂。針對這一狀況提出朝陽文化的概念,是想説明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邁進是歷史的必然,兩個文明存在歷史聯繫,也有本質區別。農業文明正在逝去,而曙光初現的工業文明的文化,則是一種“朝陽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希望所在。對此文化界要頭腦清醒,堅定信心,明確發展方向。這種認識在當時來説是比較超前,事實上這種文明的轉進,到今天還遠未完成。不過當初的一些預測現在看來都陸續被證實了。

説到廣東,因為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無論是社會生活還是人的觀念,變化都比內地更快一些,也更大一些。所以當內地文藝界許多人還沉溺于挖掘和表現苦難、落後、絕望、迷茫等情緒時。廣東的文藝界已經把注意力轉向表現改革開放的新生活。最突出的例子是推出了一批在全國産生強烈反響的電視劇,像《外來妹》《英雄無悔》《和平年代》等,這與“朝陽文化”理論應當説不無關係。至於美術也是如此,受到新時期新生活氛圍的強烈感染,畫家們同樣緊跟時代變化,更多反映尋找目標、追求理想等明朗型題材,努力反映現代人生活與社會變化,表現出一種積極蓬勃的朝氣。顯示出於與內地頗異其趣的面貌。

鏡:廣東作為一個沿海地區吸收了許多西方外來的文化,而沿海城市與內陸美術因地域文化等原因是有所差別的,您認為這如何影響畫家創作呢?

劉:這種接觸和吸收的結果,一方面使廣東很早就成為引進外來畫種的重要口岸,譬如油畫、現代版畫、雕塑、漫畫等都是先從這裡登陸,然後走向全國的;另一方面,則是對外來技法的學習借鑒,如二高一陳開創的嶺南畫派就是顯例。長期以來革新派與傳統的派並存,呈現出一種相容並包,多元共存的局面。這種狀況一直延續至今。

鏡:那在其中是否會出現畫家迎合市場的現象?

劉:這是另一個問題,迎合市場的情況從來存在。不止廣州,全國各地歷來都是如此。因為畫家也要生活,進入市場是很正常的。當然這其中也分為不同層次。有才能、生活過得去的畫家如果為了賣畫,一味迎合市場,放棄自己的追求甚至操守,那是不好的。不過就我接觸到的廣東畫家而言,情況還不是這樣。

鏡:廣東是一個既年輕又古老的地區,那這在文化發展中看似是一對矛盾的存在面對傳統和創新,是怎樣在包容他的呢?

劉: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許多城市都很古老。但廣東在整個農業社會是處於後開發狀態,繪畫藝術也是到了明朝才真正發展起來,産生了一些有影響的畫家。清代以後,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尤其鴉片戰爭前後,“西學東漸”,外來思想傳入,中國從農業文明開始邁向工業文明。廣東作為唯一對外通商口岸,具有吸收外來文化的天然優勢,率先接受新文明的洗禮,這時廣東的文化價值才突顯出來,開始涌現出一大批在全國範圍內有影響力文化人物,思想觀念在全國逐漸走上領先地位,也就是到了這個是個時候,廣東文化才真正起飛。因此可以説,廣東的文化更多表現為一種開拓創新的特質,由於傳統的勢力遠不如內地根深蒂固;加上嶺南文化濃厚的平民意識,畫家更多時候是各搞各的,互不相干。所以新舊矛盾衝突在嶺南畫派出現的初期雖然有過,但不久即歸於平靜,回復包容並蓄的常態。直到今天,仍舊如此。

鏡:您看來這對於廣東美術的發展有何促進或者制約之處嗎?

劉:好處是廣東美術界人際關係總體來説比較和諧,沒有其他一些地區那樣山頭眾多,圈子遍地,勢成水火,甚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況。畫家不必在這方面虛耗精力,有利人才的自由發展。不好的是過於一團和氣,百家爭鳴,切磋互動的活躍局面不易形成,而競爭性不足,對藝術發展無疑是不利的。

鏡:廣東是一個經濟發展繁榮的省份,而現在打出建設文化大省的旗號,那麼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關係應當是怎樣的呢?

劉:文化的發展要以經濟為基礎,古時漢唐盛世的文化影響力強,輻射範圍廣,與當時中國經濟實力強大是分不開的。廣東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積累了實力,開始轉而重視文化建設。一方面各地普遍加大了文化硬體建設的投入,包括美術館在內的許多文化設施落成,另一方面,經濟實力的增強,才有能力組織文化精品的創作,舉辦各種大型的文化活動,並形成活躍繁榮的藝術市場,吸引全國乃至海外文化人士包括藝術家的參與。 當前建設文化強省,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力發展文化産業。通過大規模生産的方式將文化産品覆蓋全社會。這更需要龐大消費群體。而這一切,都無不與經濟的發展繁榮有著直接的關係。

鏡:那會有不平衡的現象出現嗎?

劉: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不平衡是絕對存在的,發展從不平衡到達平衡,然後又會被打破,從平衡到不平衡。迴圈往復,整個社會就是這樣發展。比如前些年,廣東集中全力發展經濟,文化顯得相對滯後,也招致不少質疑。但近十年廣東從提出建設文化大省,到提出建設文化強省,力度不斷加大,情形就大為改觀。當然,如今廣東所建設的文化,是中國進入近代以來才開始的新興工業文明的文化,也就是前面所説的“朝陽文化”,而不是傳統的農業文明的文化。這是在考察廣東文化建設時應當採取的新視角。

鏡:您對現今廣東美術的發展有沒有一個比較整體的評價呢?

劉:廣東現今美術總體水準不差,稱得上是美術大省,在全國所站的位置也是靠前的。廣東實際上每做一次展覽收到的作品數量都非常驚人,在去年慶祝建國六十週年的畫展,送展的作品多達四千多件,而從中挑出了兩三百件精品。這還不包括功成名就的老藝術家以及不參與主旋律的創作藝術家。據我所知,這樣的狀況在全國也不多見。而且廣東的美展長年不斷,光是廣州,每天有幾個畫展同時開幕是常事。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廣東的美術現狀。

鏡:那目前廣東美術要繼續發展需要的是什麼呢?現在的創作實力能不能滿足這個要求?

劉:主要是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故世或老去,中青年一代還缺少一支公認的接班人隊伍,更別説大師級人物了。造成這個因素的情況比較複雜,有許多條件制約。所處的時和勢是一方面,比如北京,處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才聚集密度高,加上作為首都對於全國影響力更大,有利於名氣的迅速提升,這是毋庸置疑的。不過,更重要的是大師的生成很大程度取決於個人的非凡天賦,當然還加上自身的努力。這絕對不是想培養就能培養出來的,事實上,古今中外幾千年,大師的數量也是屈指可數。中國進入近代才150多年,改革開放以來更是只有30多年,不過是歷史中很短的一段時間,沒有或很少出現大師也是正常的。當然,政治的清明,經濟的繁榮能夠促進藝術的整體繁榮,能夠保護天才不受打擊,降低夭折率。這就為大師的成長創造了良好條件。至於當前,一些人為了利益盲目吹捧、推出許多所謂“大師”,雖然勢頭猛烈,但其實是沒有用的,歷史最終會辨明一切。清醒的藝術家應當看透這一點,明白自己應從哪方面努力,沉住氣,那麼將來才有成為大師的可能。

劉斯奮藝術簡介

祖籍廣東省中山市,1944年生,1967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現任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會長;係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篇小説《白門柳》獲第四長篇歷史小説《白門柳》獲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第四屆國家圖書提名獎,併入編中國出版集團20世紀《中國文庫》和《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化論文《朝陽文化、巨人精神與盛世傳統》獲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另出版學術著作《黃節詩選》、《蘇曼殊詩箋注》、《陳寅恪晚年詩文及其他》、《快活的蝙蝠》等八種。美術作品《都市窗口》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山水畫作品《萬岳朝宗》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