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在舞臺上演自己的戲劇——畫家龐茂琨訪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13 02:57:4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專稿  作者:許柏成

 

龐茂琨工作照

記者:這次作品的轉化是突然形成的嗎?還是經歷了一個過程?

龐茂琨:我覺得是前幾年才開始,一種突然的機緣吧。其實我以前有幾個階段,在97年有一個《觸摸》系列,很模糊的身體的局部,那還是純語言,是往抽象方面走。我在發展中一直有一個矛盾從來沒停止過,就是畫具象的老不滿足,畫一個人物、情景,老擺脫不了自然,沒辦法改變它什麼東西。這種客觀的東西,能提供給你很多生動的東西,但它不能滿足你對於藝術觀念的一個成長,它會受限。

後來我又畫了觸摸系列,觸摸系列就是比較抽象的,把人身體某些部分放大,進行局部模糊,但它還是一個形式,在內容上它就只有一個對生命的關注,對生命本身的重視,它還是抽象性的,但是這種東西畫了一段時間之後,也覺得它更牽涉不了任何情境,自然的一些屬性沒有了,它提供給你的還是很空洞的東西,就堅持不下去了。老覺得你又要畫回來,畫一個具體的人物就覺得自然界給你創造的色彩的豐富性、形式的豐富性和資訊傳達的豐富性,好像又失去了這個東西,失去了這個東西又想找,後來又畫了一個《虛擬時光》系列,就是又有形象,又是好像完全白的虛空的一個環境,一個背景上面任意有一些漂浮的東西,但這個東西出來以後,當時覺得這下覺得這樣有具象了,但是它沒有發展下去的原因就是它,老是一個人在那,在構成上受到局限,太主觀有時候也不行。

現在這個東西比較好就是它跟現實比較緊密,社會出現的一些符號、場景、圖像,它直接用進來,用進來又經過自己的組合、編排,産成另外一種不能一下説清,但感覺得到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我覺得非常好就是跟大眾既有聯繫,又有一種猜想或者是猜測、幻想。

龐茂琨 《穿越時間的吶喊》 油畫 1999年

記者:這次作品裏選擇了一些典型符號如摔跤手、舞蹈演員、動物等,對這種典型的符號您怎麼看?

龐茂琨:以前畫畫比較隨意,學院派那種,只要把模特畫好,它更看重是畫的技巧和語言傳統的一些因素在自己身上怎麼發揮出來,但這個東西做一個消遣可以我自己認為,但它不是自己的一個創造,不是精神性的東西,個性化的東西不能體現,那麼現在這個東西餘地大一些,在生活當中選取一些比較典型才進入畫面,而捨棄一些比較隨意性的,一般的,所以它有目的,這個目的在於對現實生活的觀察、思考、感受。

我現在覺得藝術不是自己玩的東西,它還是應該跟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政治、事件、問題,聯繫起來,它還是比較更能夠和大眾産生聯繫和學術界也可以産生,因為都是面臨共同的問題,我覺得這個比玩技巧更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

展廳一角

記者:在展覽的一個角落,擺放了一些羅馬柱,幾件動物,一件風景作品,用意是什麼?

龐茂琨:那一部分是一個現場,帶有一些裝置性的,它是我畫的一些元素,我把它佈置成一個場景。使展廳有一點趣味,有很多人在那裏拍照,是跟我畫面一個差不多的場景。我也是對中國的現在有一些假洋的、西洋的東西傳過來以後,會産生很多心理上的變化,異化、扭曲……各種心態都有。我想反映這個時代的一些面貌。那些動物是我畫裏面經常出現的,比如説我畫裏面這邊是一個柔術,那邊是一個動物,我還是覺得動物是長期跟人在一起的,但是它同時又作為一個旁觀者來審視人的行為。所以這個場景裏我也做了它,就是讓觀眾可以思考在這個場景裏,動物看的我們在做什麼。

記者:在這個系列之後,您在創作上有什麼計劃和打算?

龐茂琨:可以發展一些系列,一個是現在畫的雜技、柔術、摔跤系列比較多,也可以挖掘一些其他的,比如旅遊系列可以找一些現代人對消費旅遊方面的一些,也可以畫一些風景的,高速公路的,我為什麼選了以前的一張畫,以前就畫了一張,我想把它發展一下,高速公路肯定是中國的一個縮影,可以做很多文章,這些都有可能。

還是圍繞這個社會的大舞臺,各種角色、人物在裏面演繹自己的人生。但是還是選擇一個可以進入這個畫面的,可以産生內心的啟發和共鳴的東西。

龐茂琨 《巧合之六》布面油畫 2010年

記者:這種繪畫與你小時候的想法有沒有什麼聯繫?

龐茂琨:最小的時候是一種繪畫天趣吧,想把人物的情節畫出來,也畫了一些打仗啊,小時候看了一些連環畫、電影,戰爭的題材,到後來喜歡模倣一些東西,喜歡模倣一些連環畫,一些古代題材的。一直到學院這個體系,完全是學院這邊,就是對人物一直感興趣,人物的表情、形象、動作,所影射的整個社會的一些問題,對這方面一直感興趣,從來沒丟棄過。

我覺得我現在這些作品還是比較嚴肅的,不是搞著玩的,還是在以前的古典繪畫的技術也好,根底也好,只是一個資源,要從資源裏面找到可以用的東西,我覺得我這一步在這點上還是得到一些東西。

畫家龐茂琨

記者:這次作品在技法上有什麼變化?

龐茂琨:還是有,更圖像化了,更平面化了,你會看色彩上我以前不愛用這種很純的、濃烈的色彩,但這次你們雖然看到有一點灰暗,但對我來説已經往前走了一步了,就是把色彩上鮮艷的,組合上打破自己以前習慣的一些色彩組合搭配,像紫色以前是從來不用的,像紫和綠啊,紅和。。組合上變了一下,這個還是受了一些廣告的啟發吧,有些攝影廣告上色彩的搭配。在平面化以後,它更能産生一個在場景裏面不讓你覺得是一個真實的東西,就是回到一個人物情節本身,劇情本身,不要想到一個真實的故事,會想到繪畫的故事。繪畫技術上有意削弱它,有意把細節精彩的,像以前古典的精彩的細節有意把它弱化了一下,弱化的目的是讓人看情景。

記者:這次展覽,會有觀眾看著不過癮的擔心嗎?

龐茂琨:也許吧,可能慢慢慢慢會變成另一種角度的精彩,不會像以前那種,以前老是給人看這一筆是哪一位古典大師的,那一筆是誰的,我覺得這一種不太好,我覺得它不能把它轉入到自己的東西,不能老上演別人的東西。這個有一個過程,因為這才是畫了一兩年的作品,慢慢思考還會找到他內心(深處),即使我要畫一些細節都可能不太一樣的方法,本來好多東西還在,比如這種大的卻比較含糊的東西實際上一直比較喜歡,不想把肌理、筆觸弄得很外露,我一直比較喜歡比較含蓄的東西,就是初略一看好像沒東西,但是慢慢看有味道的東西,我喜歡這種,不管是電影也好,文學作品也好,我不喜歡很喧鬧的,直接來表現的東西,喜歡慢慢品味的東西。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