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張達星:看漲八九十年代當代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18 16:17:56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專訪四川文軒藝術投資管理機構總經理張達星

今年的春拍捷報頻傳,拍賣現場除了競爭激烈的買家之外,也多了很多準備入場的觀察者,在熱鬧的表像之下,需要捕捉的是當代藝術市場下一輪的熱點,對此,參與拍賣的藏家最有發言權。我們專訪了張達星先生,請他從自己的收藏出發,談談今後市場的走向。

T=頂層雜誌 Z=張達星

T:您今年上半年參加了幾個拍賣會?哪一個拍賣會給您的印象最為深刻?

Z:主要參加了三個拍賣會,嘉德、保利和泓盛春拍。我們一方面去學習考察,另外,對我們感興趣的藝術品也有一些收藏。這裡要專門提到蔡國強先生發起的嘉德專場義拍,中國發生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很多外國朋友很關心我們,海地地震以後,我們也應該關心他們。從整體上看,保利的拍賣要好得多,保利規模大,成交量大,不斷地創出新高,不斷地産生天價作品,這是保利的特點。

T:文軒藝術機構今年在拍賣會上收藏了哪些作品?為何選擇這些作品?

Z:我們收藏了徐冰、邱志傑、王廣義、楊千等人的作品,此外,在保利拍到了羅中立的作品。我們為成都拍得了許多本地藝術品的同時,也拍得了一些海外藝術家的作品。

文軒收藏藝術作品在現階段有兩個渠道,第一個渠道是:關心有國際身份的中國藝術家,這個創作脈絡在藝術史裏面書寫得比較少,比如説中國現代史是從20世紀新文化運動開始的,胡適是留學美國的,魯訊是留學日本的,徐志摩是留學歐洲的,而藝術家徐悲鴻、林鳳眠是留學法國的,冼星海也是留學法國的,他把《馬賽曲》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與中國傳統的音樂結合起來創作了著名的《在太行山上》,此外,建築學界的梁思成,還有科學家錢學森,兩彈之父鄧稼先。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徵:他們到海外去求學,把國際上最先進的科學文化帶回中國,並與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問題相結合,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與現代化的進程。而在藝術領域,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産生了一批與前者身份類似的藝術家,比如在法國留學的黃永砯,在美國的徐冰與蔡國強,還有國外留學經歷的楊千與張奇開等等。他們的作品非常明顯地流露出一種國際視野,有國際藝術語言的符號,同時他們也在關注中國。但他們的思維與中國本土成長的藝術家是不同的,與王廣義,方力鈞,張曉剛的創作並不一樣。徐冰與蔡國強的許多作品都進入了世界一流的美術館,獲得過許多國際大獎,參加過很多有學術份量的雙年展,這是一個文化脈絡。我們在文化史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即在我們的當代藝術史裏面,對有國際視野、國際背景、國際新方法論,同時又在關注中國問題的這批藝術家能否成為我們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四川不能僅僅有本土藝術家,還要有國際身份與研究方法的藝術家,我們要通過美術館向西部的公眾普及國際上的當代藝術,藝術是一個國際交流的文化現象,因此,把這些有國際背景的藝術家的作品帶到西部,帶到我們美術館是我們工作的第一步,這個工作在文軒已經起動。

第二個渠道,關注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的高峰時代,具體來説就是上個世紀的80年代,90年代。我們拍得的羅中立的作品叫《繡花女孩》,是他1984年創作的。八、九十年代是一個最真誠、思想最活躍的年代,那個時候沒有市場,沒有經濟,也沒有天價藝術品,但所有的藝術家都在很真誠地對待中國的問題,對待中國的現象,反映中國的民眾,反映藝術家的思考。在藝術本體裏,藝術家還很真誠地探索人和顏色的關係,顏色和畫布的關係;其次,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具有戲謔性、文藝性。現在有的藝術家找人代畫,而在那個時代都是他們自己勞動,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思想解放的一個高峰,這個時代産生的藝術品是承前起後的,但這個時代的藝術資源是有限的,如張曉剛,他在八、九十年代創作的代表作品是很有限的,雖然現在創作還很多,但我們還是把視線主要放在八、九十年代,主要是基於這兩個方面的考慮。

文軒藝術機構下一步收藏計劃還包括黃永砯與谷文達的作品,我們要關心這些有國際身份與國際話語權的藝術家,尤其是我們中國的公眾很多都還不知道他們,這是不正常的,我們願意自覺地來做這方面的工作。

T:根據您參加拍賣會的情況來看,今年拍賣會拍賣的主流作品是什麼?預期以後拍賣的發展趨向如何?

Z:關注中國問題並能反映中國歷史的藝術品受到追捧,這從去年秋天就已經開始了,比如説今年拍賣的黃庭堅書法作品達到了四億多的價格,由此我們關注到陳逸飛、吳冠中的作品,他們受市場追捧的程度遠遠大於當代藝術家。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沒有離開本土的問題,沒有離開我們民族與這個國家。再如,周春芽也是利用了本土的優勢。我認為這是一個學術方面的動態,單純地崇洋媚外已經不能滿足當代收藏家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評判體系了。過去我們都在説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唐宋的詩詞,懷素的書法,八大的作品,包括林鳳眠,徐悲鴻他們,沿著這個文路,也充分説明瞭中國在藝術上未來可能是個了不起的國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這個文脈的作品變成了拍賣的主流。藝術市場的資金流動,為我們學術界敲響了警鐘,學術界老是在孤立地討論很多問題,這個要刺激我們學術界自身的反省。

T:春拍成交高價位與低價位主要集中在哪個領域?

Z:高價位主要集中在我剛才講的這一批藝術家領域裏,即有國外的意識形態,同時有中國的民族風格這批藝術家,另外,國粹能夠産生高價,傳統的國畫、書法,比如吳冠中,陳逸飛,他們成交的數量與價位遠遠大於F4,現在F4再也上不了幾千萬了,上一千萬都很困難,但是吳冠中幾千萬的作品太多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二線藝術家的尷尬,二線藝術家流拍還是比較多,他們中許多人作品的價格在走下坡路,拍賣公告與結果是比較容易查閱的,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結果。

T:相對於北京、上海這些藝術品交易中心來説,西南地區的成都、重慶在這一領域有何優勢?

Z:對於機構投資來説,西南地區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文軒藝術投資機構只是這裡的先行者,在這之前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投資者與收藏家。西部是一個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地方,有很多富裕人士,有文化品味的人,有文化追求的人。文軒只是開始,我想西部地區以後將會成為中國一個重要的藝術收藏版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