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名家熱評:當代藝術也有文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0 20:11:11 | 文章來源: 新聞晚報

4月18日起舉辦的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大展《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曆程》已近尾聲,由於展覽是國內首次全面、客觀回顧梳理中國當代藝術30年走過的歷程,因此短短3個月就吸引到5萬多人次參觀,並給予高度評價,中國當代藝術界的一批權威人物也紛紛就此大展的歷史重要性和學術水準發表了看法。

説大展:大家伴隨三十年成長

著名藝術策展人高名潞説,當代藝術三十年同時也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到了後面這十年,我覺得它和全球化的進程結合起來了,和全球的當代藝術進行對話、交流,是走出去的十年。

最先在市場上達到千萬級身價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張曉剛表示,我基本上屬於伴隨著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歷程一路走過來,從鄉土藝術開始的每一個階段一直到現在的市場經濟時代,作為一個“在場”的人,我覺得變化太大了,西方要用一百年才能走完的路,我們用了頂多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這種快速變化中,可能藝術家還來不及很深入地思考問題的時候,時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以《三峽大移民》等巨作聞名於世的油畫家劉小東參觀後説,中國當代藝術也就是這幾年才為大眾所知,通過這個展覽,也能感受到民營企業有自己對民族文化的考察,它站在了一個很客觀的點上,去儘量多元地呈現藝術生態,而不是認為當代藝術是跟大眾無關的東西,它有它的文脈和歷史。

談名作:表達新時代新感覺

看到自己的早期作品《山的女兒》,張曉剛回憶起那是為了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當時實際上自己的藝術風格已經有變化了,所以這個作品對他個人而言,等於重新回顧一下他在鄉土時期的想法,和之後的作品反差較大。

看到自己1988年大學畢業以後的第一幅作品《休息》,劉小東回憶説,我畫兩個青年躺在床上休息,床底下有一個電爐子,畫的時候找到了一種特別寧靜的東西。這幅作品預示著我把藝術的視角轉到個人的內心、個人的生活裏來。説起名作《三峽大移民》,劉小東説,這件作品後來社會影響力更大。我們整個國家在求發展,發展裏面會帶動每個人、每個家庭的生活變化,在這種背景下,我選擇了三峽,我覺得三峽是我們整個社會變動的一個縮影。

著名藝術家周春芽的油畫《太湖石》在20年前賣給了一個藏家,後來這個藏家又賣給了另一個藏家,保存了這麼久,又由民生美術館來展出,是非常有意義。他説,如果沒有經濟的發展,沒有美術館的話,藝術家的作品就不可能保存到現在。

藝術家舒群的名作《絕對原則1號》創作于1984年,他説,從那時開始,中國當代藝術就再也沒有回頭的可能了,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們的確傳達了一種時代精神。藝術家偉大的地方,就是能夠把一種新感覺表達出來。改革開放以後,經濟建設成為中心,社會運作的邏輯就變化了,而藝術家能夠提前把這個普遍感覺表達出來。

論收藏:重要機構會推動藝術前行

有中國當代藝術教父之稱的栗憲庭參觀後表示,這個展覽是一個非常有創意、很膽大的想法,以往藝術的討論一直局限在小圈子裏,沒有將它的影響擴展到社會上。今天的民間資本來做這件事,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

著名策展人黃篤認為,在這之前沒有任何一個金融機構去關注當代藝術。這事的意義在於它帶動了更多中國金融機構或大企業,去考慮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化形象,進而豐富中國的當代藝術現場,這個意義遠大於美術館本身。

北京的藝術策展人董夢陽表示,這次展覽是一個榜樣和尺度,民營美術館有它的靈活性、先進性,未來中國還會有更多這樣的美術館出現。

來自中央美院的批評家皮力回顧歷史,認為從十五世紀的“美帝奇”家族對義大利的影響,“洛克菲勒”家族對於美國的影響中可以看到,比較重要的收藏機構的力量,在某一個時候會推動藝術往前走一大步。民生美術館所做的不光是收藏藝術,把藝術留在國內,同時也把一些文化的觀念放了進來。作為一家銀行,其實對國內整個藝術界和藝術收藏家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