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也説世博園的“鬥拱情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19 18:25:00 | 文章來源: 《世界藝術》

 

備受世界矚目的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園的日日夜夜無不牽動著海內外赤子的心,在全民歡呼,媒體盛譽的同時許多建築、設計、文化藝術界人士卻很鬱悶、不解乃至指責的聲音。本刊近段時間走訪了各領域許多人士,總想祈求答案或明示,但終不得要領。隨將零星得到的語言拼接成章予以發表,並在下期逐成專題,大家共議同勉,訴説我們心目中的“世博”及未來。本文實倉促、簡陋些,實盼拋磚引玉之果也。

中國的世博會之路

世界博覽會在中國最早被稱為“萬國博覽會”,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上便出現了中國人的身影,但卻是由英國商人拼湊而成,並非當時清朝政府的官方行為,那年的倫敦世博會展品分為四大類:原材料、機械、工業製品和雕塑作品,中國展品以絲綢、礦産品、植物蠟、漆器、中國茶等為主,大都屬於原材料的範疇,儘管帶有東方特色,卻顯得原始落後,形單影隻。直到1904年的聖路易斯世博會清政府才首次以官方形式參加世博會。但中國國家館的建設也是舉步維艱。為了展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聖路易斯世博會要求當時的中國館佈置一套清王朝的皇室內宅。但清王朝的皇室是從來不可向外人展示的。當時代表清政府負責中國館建設的溥倫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克隆”了一套溥倫府的會客廳和臥室。儘管困難重重,但在聖路易斯世博會上,中國國家館還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它是一個具有濃郁中國風味的庭院式建築。由牌坊、門樓、八角亭、水池以及一座五開間的廳堂共同組成。院落前為一座紅漆牌樓,牌樓雕刻華麗,前設旗桿,懸挂中美兩國國旗。主體建築採用華人會館典型的一廳兩廂式樣,陡峭的屋頂向上翹起,裝飾著鎮脊神獸,整個建築被猩紅、金黃、烏木、藍等色彩裝點得燦爛輝煌。庭院中有一個以細石砌成的金魚池,池邊輔以中國百合、牡丹、玫瑰等鮮花。此建築被西方媒體稱為“本屆博覽會上最漂亮的東方建築典範”。然而就在這次世博會上還有另外一個名為“中國人類館”的建築,內有一組泥塑人偶:北京粧小腳婦人一;老爺一(面黑黃,吸鴉片者),時人也無不將之視作“國恥”自羞不已。溥倫曾下令關閉這個展館。然而,蜂擁而至的遊客由此看到的這恰恰是西方人對中國人當時乃至綿延朦朧至今的基本印象。

西方人的獵奇心理和文化優越感從鴉片戰爭之後一直持續到到現在的。這次在上海舉辦的EXPO2010也同樣如此,但是中國元素的性質也在發生著一些性質上的微妙變化,中國元素已經成為中國政府對外宣傳的一些重要的符號,之前被洋人拿來滿足好奇心的東西現在成為“征服”西方人的有力武器。當然也引發了國人對於中國是否應該如此注重形象宣傳的討論,實用主義的經濟展示與政治意義的國家形象應該舍誰取誰成為各有主張的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選擇題……

本刊記者在上海參觀世博會時,偶遇了中國文藝批評家馬欽忠先生,馬先生作為上海世博會雕塑景觀設計組專家及世博會雕塑與公共藝術專家組成員之一,對園林、出版等許多領域都自己獨的見解,談到世博園他感慨很深,他認為世博會更應該以展示和傳達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人類最新、最先進的文化和觀念為主旨,同時加入民間融資和操作的形式,並融入産業策略,全方位展示人類的未來和發展,而非一味的延續中國的傳統符號來詮釋我們當下的境況。

馬欽忠:中國民間應該成為主力之一

World Art:您對現在正在進行的由政府出面組織舉辦的上海世博會總體上有什麼感受和看法?

馬欽忠:我認為它應該是中國政府組織和民間力量的共同參與舉辦的博覽會,比如德國館是由一家德國企業承辦的,美國是由幾十家美國企業共同組織,雖然每次開會都很麻煩,但是也有一定的規則,西班牙本次博覽會也是由十幾家企業介入組織的。效果都很好

World Art:他們是為了商業目的吧,但商業與文化科技元素的結合也很好呀!

馬欽忠:其實是以科技文化的名義去行銷它的産品。這次法國、日本、美國、德國在行銷的這些産品大多數以城市的、建設、低碳經濟産品為核心。因為他們看中的是中國的潛在市場。所以很多中國人在策劃和宣傳時會以為世博會會來很多人,但主力人群主要是我們自己人看熱鬧。這正是西方國家看中這屆世博會的熱點之中的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對西方國家更有吸引力。

World Art:您認為中國館的設計效果如何?

馬欽忠:雖然我們的媒體把它説得怎麼好,從我的角度來講覺得做得不夠理想,整體設計,就像一個倣古的廟宇。這種沉重的建築符號反映出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卑心理和要表現展示的所謂的民族自強感。

World Art:其實是在用一個封建、頹廢的陰影來籠罩著我們。

馬欽忠:我的意思是中華民族過去的偉大與我們沒有關係。你今天所做的給這個民族的未來帶來什麼?這才是根本。我覺得我們所有的場館設計沒有掌握未來的感覺。

World Art:這個很遺憾,我看到許多北歐館的設計和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很棒。都是面向未來的。很多國家館都是高科技的設計和裝置,感覺、色彩、線條非常舒服。就象一個國家的當代藝術展,我感覺有點像是威尼斯雙年展的樣子。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