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庫爾特作品《Sure of her innocence》
圖片由映藝術中心/映畫廊提供
作者: 嚴瀟瀟
日期: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彼特·庫爾特(Beat Kuert)是位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多媒體藝術家,卻在東方傳統文化中找到了與自己創作精髓相應的線索。7月8日,這位將在北京798映藝術中心/映畫廊舉辦個展(7月10日開幕)的瑞士藝術家在布展間歇與我們談起了自己的創作理念。
作為一位跨界藝術家,您當初是出於什麼原因創立了多媒體藝術團體 dust&scratches,又是如何將它組建起來的?
我的早期的創作中需要雇人來拍攝一些場景和短片,這種雇傭關係通常只持續一週。於是我便越來越多地與同樣的一些人一起工作,這個工作團隊實際上在我決定創辦dust&scratches前就存在了。現在這種工作狀態已經持續了將近五年,不僅僅是dust&scratches的作品,我自己的作品也從這種團隊合作中獲益頗豐。最重要的是,我的作品是將不同元素組合在一起來創造一個世界,一部影片實質上是由不同藝術作品及元素構建起來的,諸如音樂、繪畫、聲音、色彩、光、演員表演、運動……而我想做的是試圖在一個地方做這樣的事,譬如在一家畫廊裏,讓觀眾可以有可能從我集合起的所有那些元素中得到重新將它們組合為自己的影片、自己的生活的機會。這便是我對自己的創作的期待,也是為何我需要有能夠理解我、理解我的工作的合作者。
這麼多年來,通過這些諸多媒介來創作,其中是否有你一直在探尋的東西?
當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有很多可以説。不過簡而言之,我覺得是試圖去理解世界何去何從、而我又是為何在此。對我來説,藝術並不是用來表達政治的工具,藝術應當為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存在而工作;反過來,若是明白了人自身內部的東西,也就能理解諸如戰爭這樣的政治課題了。《浮士德》中有這麼一句,大致是説“我想要明白這世界正在將什麼集合到一起”。我想這也正是我所尋求的。於此我找到了不少答案,而很多都是在亞洲的傳統哲學中找到的,中國的、日本的。
當然在這背後還有著一些智性的觀念,而我更想避免這種表達,因為智性的東西總是在試圖去闡釋,試圖讓事情變得更有邏輯性。當人們向別人闡釋時,又何嘗不是在表達中試圖尋找對方所能理解的東西呢?這些表達出來的,往往又與真正的想法有偏差。而評論者們有時甚至能點出一些原先僅僅是存在於我的潛意識中的東西。
您如何看待平面攝影與運動影像(電影及錄影)之間的差異?又是如何利用這種差異的?
我的平面攝影作品有些來自影像截圖,有些則是用各種好壞參差不齊的相機、甚至是手機拍攝的照片。起初我需要的是些畫質差的、模糊的照片,帶有加工的痕跡與其他瑕疵。一段時間後我學會了製造這些瑕疵,也就是説我明白了如何去達到這種效果。對於不少攝影師而言,拍攝是去攫住一個時刻,若他們對此感到滿意便將這一“時刻”添上相框,這樣一來它便像是不變的了!
對我而言這個世界則是無時無刻不在改變的,沒有什麼“時刻”可被攫住,整個世界、所有的圖像都在無休止地運動中。因此我作為藝術家的工作便是要展現這種運動!若是説我的攝影中那些線條都被破壞了,顏色都變得不清晰,或者説照片上的一切都像是透過污垢與迷霧,那麼是因為這些圖像仍在運動中。每個人都可在其中看到他自己的圖像,而這些圖像開始在觀眾心裏運動,持續地運動著。可以説我的攝影作品是我的錄影作品的一種衍伸,有時我甚至覺得,攝影作品比錄影更能表現運動。
如何理解這種存在於攝影中的更強的運動性?
當我們看一則錄影作品時,時常需要跟上其中運動的推進,卻很難真正靜下來思考所見的東西。也就是説,我們的身心總是被影像所“佔據”著。而面對平面攝影,我們便可以依據自己的方式來思考,以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來觀看。我希望我的平面攝影作品能夠在人們心中産生運動,我在每幅作品中都安排了不同的層級,每個層級都傳遞著許多資訊,“運動”便從中産生了。至少在觀者的腦海中,一切都是在運動著的。
在這些平面作品中您是否在進行著某種解構?那些女性的身體、面孔……它們只是某種持續變化中的一個狀態。
變化也是一種解構。但更有趣的是這樣一個問題:與之相對的完整性是否真的存在。這個世界不僅是處於不停的變化中,也沒有完結的時刻。所有一切都處於創造著的一個持續過程中,當我們認為某件或某些事結束之時,其實它們已被消解、被改變了。而説到我鏡頭前的那些女性:她們傳遞的則是一個沒有希望、沒有光明也沒有出路的世界。
畫面上諸如劃痕、塗抹這樣的視覺效果,用意何在?
在破壞線條的同時,也就破壞了影像中的形象。我們總是想要創作出一些“完美”的東西,然而當這種“完美”被製作出來時,也就死了。類似劃痕的效果,實際上就是為了讓它“活”起來,對它産生反應。
有些影像、圖像上有文字符號,它們起著怎樣的作用?
這其中有許多涵義。有時我會從14世紀的《伏尼契手稿》中擇取文字,從某種意義上説那是本百科全書,卻以一種無人能解讀的文字寫成。因此它們在我看來就成了一種符號,象徵著我在尋找的東西:我們生命的意義。我尋找這種意義,但這些文字卻無法被翻譯。中文漢字的使用也是如此,當我將它們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時,並不知曉它們的涵義。時常是在被告知後感到很驚訝。同時,這些文字符號與圖像本身也有著清晰的聯繫,並非隨意而為。我覺得文字符號都有著自己的生命,而漢字則也同樣地是一種真正的圖案。
《易經》中的“坎”被您用作展覽標題,在這兒該如何理解它?
我為自己的書與這個展覽選擇了一個標題是“盼雨”。我作品中的人與物都處於渴水的狀態,大地久旱,萬物渴雨。但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我覺得我的作品想要表達更多。因此又從《易經》三爻卦中得到了“坎”的答案,我得知它的涵義是“一條陽爻陷於兩條陰爻間,被其包圍,如深谷之水”。一種非常危險的境況。我想到這正是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東西。希望如甘露,水不停流淌,將它流經的地方注滿,將我們帶離危境。
我以前也曾引用過《易經》,在這裡也同時表達出了這樣一種觀察:世界處於不斷變幻中,然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它在整體上卻是穩定的。譬如説藝術創作,從同樣的媒介、同樣的材料中人們可以創造出截然不同的作品,然而所取材的存在從整體上來看是同一的。更大範圍內來看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