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畫出來的詩,描繪了義大利——專訪烏菲齊博物館館長安東尼奧·納塔利

時間:2010-03-11 08:43:09 | 來源:東方早報

資訊>聲音>

如今,佛羅倫薩是極為著名的世界藝術之都,歐洲文化中心,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歌劇的誕生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遊勝地。屬義大利托斯卡納區,原義大利首都,義大利的文化中心。這個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擁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烏菲齊和皮提美術館舉世聞名,世界第一所美術學院、世界美術最高學府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蜚聲世界,義大利繪畫精華薈萃於此。

納波利塔諾《草地上的野餐》(1619年)

托雷賈尼《亞諾河聖三位一體橋風光》(約1600年)  

風景畫

論及義大利的風景畫,最早曾只限用於那些涉及宗教或是異教的情景畫的背景。自16世紀末開始,風景畫在義大利才逐漸被重視起來,直至經歷了漫長的17世紀,才最終成為固有的繪畫藝術種類。那時,義大利宏偉壯觀和具有不朽豐碑意義的古羅馬遺跡的景觀曾一度不敵于富有詩意的、令人陶醉的地中海自然風光對外國藝術家的吸引。但是,正是這些來自荷蘭、比利時、法國和德國的外國藝術家們率先洞悉自然之奧秘、運用現代畫的藝術語言顯現畫中光線,並顯現一天中因時間不同而變化光線的活靈活現的效果,從而釋譯了那些聖經和神話故事中的情景及人物。

當時在佛羅倫薩,許多梅迪奇家族成員正熱衷於收藏風景畫來豐富他們的藏品內容。他們收藏的範圍相當廣泛豐富,從17世紀早期的樹林、山嶺和湖泊的寫真作品,到18世紀時的那些運用鳥瞰、透視、空間與層次的微分等各種繪畫技巧的作品,以及那些對大自然不拘一格的誇張和粗獷的寫意創作等,均在他們的收藏之列。

肖像畫

西元15世紀期間,肖像畫逐漸成為西方藝術中的一種藝術類型,用以流傳被畫人物的形象、身份和地位。在整個15世紀,只有那些君主、高階的神職和政界人士等王公貴族們,才允許被畫成肖像,並公之於世。直到16世紀,形形色色的人物姿態和各種畫幅尺寸的肖像畫才顯現出更為廣泛的社會階層,儘管仍僅限于富裕的社會精英。但與此同時,在高端業界,開始逐漸把那些1比1真人大小的或3/4真人大小的肖像畫定義為“正規肖像畫”。通常對於一幅受人喜愛、令人神往、使人喜形於色的肖像畫,觀賞者不僅會對畫中人物的形象、體質特徵進行品頭論足,更會對畫中表現的人物的氣質倍加賞鑒。儘管如此,那些超級收藏家,尤其是梅迪奇家族,也收藏了大量來歷未知的、無法考究的或已被遺忘的人物的肖像畫,而這些畫的價值則與其作者的知名度相對應。

另外,最早的自畫像出現于西元14世紀,當時的畫家們把他們自己和向他們聘畫的被畫者一同畫入宗教題材的場景之中。烏菲齊博物館擁有最古老而且是迄今為止最為廣泛的這類繪畫藏品。烏菲齊博物館的自畫像收藏起源於紅衣主教萊奧波爾多·梅迪奇(Cardinal Leopoldo de’Medici 1617- 1675)所收藏的80件藝術珍品,其中,最初收藏的15件典範精品,已列入梅迪奇家族遺産之中。有一些珍藏品是由科西莫三世大公(Grand Duke Cosomo III 1642-1723)進一步擴充收藏的,主要為外國藝術家的傑作。這些傑作原保存于碧提宮中,後於1687年轉移到了烏菲齊,並按其尺寸大小分列為兩類標準。17世紀末,烏菲齊的此類藏品就已達到全歐洲無可比擬的地位,入選烏菲齊博物館已成為畫家們夢寐以求的目標。作為梅迪奇大公儲位繼承者的洛林的彼得·利奧波得(Peter Leopold of Lorraine 1744——1792)將此類藝術品的收藏增加至330件。至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氣勢磅薄、無可阻擋的藝術品收藏運動, 230多位藝術家榮列于烏菲齊博物館。如今這類藝術收藏品的數目已達1650件之多。

靜物畫

丁托列托《萊達與天鵝》(約1551年)

自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期,一種新的繪畫類型在義大利和歐洲的藝術界開始廣泛流傳,即一些價值菲薄的靜物被栩栩如生地繪之以畫。而在那之前,為了滿足給傳統神話故事或者基督聖經文本做敘事插圖之所需而描繪一些物品或水果也曾一度風行過。在那個時期,人們對大自然認知的探尋,正在當時文化的影響下向新的途徑發展,從而使靜物繪畫得以成功地發展,技法運用也更加成熟,以至於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時,這類繪畫在佛羅倫薩地區受到極大的推崇並且成為時尚,更是當時的梅迪奇家族的最重要的一項收藏,如科西莫三世大公(1642-1723)、費爾迪南多王子(1663-1713)等每人平均狂熱收藏有此類物品的繪畫,如:花類、食物類,以及任何能夠抓住他們視覺興趣的物品的繪畫。正是因為當年梅迪奇王公貴族們的精心收藏,才使得烏菲齊擁有今天這些無與倫比的藝術典藏。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