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失語,如今成了指責批評的口頭禪,仿佛中國的批評家統統是白癡。什麼是失語?漢語所説的失語又叫失言,指説錯了話、説了不該説的話或自相矛盾的話。所謂批評失語,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因為它不屬於學術問題。醫學界也有失語這個術語,指病人突然不會説話的狀態,即失語症的表現。批評家是慣於動腦動嘴的角色,至死都不大可能患老年癡呆症,批評界至今也沒出現這樣的人物。
八五時期號稱批評家的時代,當時正面評價新潮美術的中青年批評家,全國只有三十多人,但卻形成了強大聲勢,使中國美術界的輿論為之一變。當今紙質專業媒體迅猛發展,批評家幾乎遍佈中國各地。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寫手,能力同新潮時期的風雲人物可以相提並論。他們不斷在撰寫文章,制約著美術的走向。近年來活躍在各地的美術網站,使得網民差不多都成了美術批評家。這兩股力量的存在,無法支援批評失語的説法。
所謂批評失語,是説揭露時弊又能引起轟動的文章很少了甚至沒有了嗎?沒有引起轟動的文章,是受眾心智成熟的表現,批評轉型的徵兆,值得慶倖而不是相反。只有刊物與網站編輯才焦慮這個問題,因為沒有轟動一時的文章,刊物的發行量和網站的點擊率肯定會受影響。當年李小山指名道姓地批了幾位權威畫家,措詞不算尖刻,但卻引起美術界的轟動和持久的爭論,《江蘇畫刊》也隨之一鳴驚人。如今你即便在展覽館把某個權威當場罵了甚至斃了,也不會有那麼強烈而長久的反響。批評家的聲音變得微弱,不是他們無能而是二十多年來批評界不斷努力的結果,表明美術界整體素質在提高。比當年李小山厲害許多、專説狠話的罵派文字在網路上比比皆是,多數網民的反應都是不動聲色。
美術界、藝術界、文化界確實有不少該罵的對象和現象,不過在人類正在走向自由和自主的當今世界,20世紀流行的這種方式將會變成批評的異態而不會成為批評的常態,因為它的效果適得其反,容易把事情弄僵。如果成為常態,批評者的信念就會蛻變為處事風格而難免墜入魔道。這是包括我自己在內的中國批評家應當警醒的事。如果批評者和被批評都能提高涵養,引起轟動的文章自然會越來越少。
據評論家曹順慶聲稱,他在1995年率先提出中國文學理論研究“失語症”。2000年,南京外語學院從叢教授發表文章,指出英文水準很高的中國青年學者,不能用英語表達母語文化,當西方同行向他們詢問中國傳統文化時,無言以對。據此他稱之為“中國文化失語”。其實這在20世紀中晚期中國知識界的各個領域都有表現。20世紀的中國學者,論文開篇,酷愛引用某個洋人的語錄,然後才敢講話。這種自我閹割的太監文化致使中國人認為很多漢語古詞都是外來語,比如上帝、同志、元旦、革命等。革命見於《周易》,上帝見於《尚書》,元旦、同志都不晚于六朝。據《新民晚報》2007年10月28日報道:重慶女孩月月在父母的訓練下,6歲就能不同程度地使用中、英、法、日四門語言,平日説話時多國語言混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