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之上》系列攝影作品,楊昶 2022
導言:
近年來以河流為主題的藝術計劃具有蓬勃發展的趨勢,包括曹明浩&陳建軍:“水系”的流變研究、王璜生的“珠江溯源記”、第23屆雪梨雙年展的眾多全球多樣性河流計劃。這些項目在實踐方式、視野和研究問題上無不顯示出一種持續性 、多方參與性、跨媒介跨學科以及對本地化方法的注重。
《河流之上》系列攝影作品,楊昶 2022
在這些項目中,我們關注到聚焦于珠三角水域的“河流計劃”,該藝術計劃是由策展人陳東與學者肖劍聯合發起,最初是在以順德“青雲文社”名義下所開展的一個龍舟研究項目,這個匯集了藝術家、學者、本地人的聯合田野和書寫計劃奠定了“河流計劃”的基調,即用一種嚴謹又具有創造力和開放感的方式梳理、生産、 重塑本地知識和文化,並希望此過程變動、生長。
為此,藝術中國記者邀請到“河流計劃”的發起人——陳東與肖劍,兩位策展人對“河流計劃”做了詳細介紹,對如何通過“河流計劃”讓藝術家、研究者、本地人、藝術機構等更好地産生對話,如何思量藝術的自律與他律性,如何展開藝術創作和民族志方法等問題做了答覆。
《河流之上》系列攝影作品,楊昶 2022
河流計劃
藝術中國:“河流計劃”是一個面對珠三角廣大地域的藝術研究計劃,兩位能再具體介紹下嗎?
陳東、肖劍:具體來説,“河流計劃”結合了考古(耙梳河流的歷史文獻)與考現(田野實踐) 兩種工作方法 ,在當代藝術史的語境中 ,以歷史比較視野與跨學科、跨媒介的表達方式來呈現成果,輔以展覽、出版、公共教育等形式,延展至更廣闊的文化語境中。同時,通過與大學、檔案館、美術館及地方組織的交流與合作,聯結參與者對地方的感知、創作與書寫,激發全新的多媒介地方誌的創作。與其他以藝術田野為方法的計劃相似,它既囊括了學者田野調研和藝術家駐地創作,包括繪畫、動畫、攝影、紀錄片、裝置和檔案等在內的跨媒介藝術創作,也包含了漫談、對話、展覽、展演、出版等方式 。與其他很多類似的藝術項目一樣,“河流計劃”的初衷是通過河流讓人們認識當地文化。
《河流之上》系列攝影作品,楊昶 2022
藝術中國:和其他的河流項目相比,你們發起的“河流計劃”似乎更偏向通過日常和歷史記憶的媒介如食物、糖廠、碼頭等來展開研究,在你看來河流計劃有哪些主要特點?
陳東、肖劍:“河流計劃” 是從本地經驗出發,通過“消失”和“再發明”這兩條線索與更廣大的河流生態、全球移民、文化變遷等等聯繫在一起的。雖然説它目前依賴的創作對象更多的是截取日常的故事、記憶、建築和片段,但它的指向其實是將藝術史當中以人為中心的探索路線擴大,引入後人類中的“非人”,從而用藝術創作、漫談、田野等方法去觀照河流與文明之間的關係。
《河流之上》系列攝影作品,楊昶 2022
“河流計劃”主要圍繞以下六方面內容建立水系檔案和展開對話:關注作為流動的起點的碼頭與渡口如何作為城市在地理層面的連接點,聯結此岸與彼岸、歷史與當下的社會生活及網路關係;以河流與製造為內容,探索改革開放數十年間珠三角流域歷經的繁榮和其“世界工廠”角色之下的變化,以及河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流動的家園”為議題,關注河流如何孕育宗族與地方文明,及當地遷徙和營造的歷程,比如如何敘述處於邊緣的疍家人的故事;以河流與食物為主題,關注珠三角地區沙田、農耕和漁業如何發展,及其與本地飲食地理的關聯;以河流與文化為題,關注珠三角地區與河流相關的風物、民俗、民藝、圖騰等的文化符號與內涵;以河流與城市為題,關注城市的建造、興起及深-港邊界的發展。
《河流之上》系列攝影作品,楊昶 2022
藝術中國:河流計劃中的“形在江海”“過海”“洄遊”“流變之味”四個展覽側重點不同,“形在江海”的出版和展覽更傾向於對龍舟文化的田野調研。而“洄遊”“流變之味”中對空間媒介物採用了更多當代藝術的方式,“過海”則主要是攝影方式,這些方式是預先設定好的,還是不斷推進中産生的?
陳東、肖劍:“河流計劃”的目標是在大框架之下有層次、形式多樣但又靈活地開展。不同的創作和實現方式是由主體藝術家、學者等所擅長的方式方法和希望在當下完成的議題共同造就的。比如“形在江海”是以一種紮實的對於歷史語境和當下田野的深刻洞悉和描摹為主,輔以木刻、版畫、攝影、地圖以及民族志文本等創作,適合對本土經驗“龍舟文化”的挖掘;“過海”、“洄遊”、“流變之味”則是以“再創作”的方式對一些消失的場景,比如糖廠等工業遺産,生活方式和生態邏輯“疍家人”等通過藝術媒介來延伸內涵;而更多的相關的講座、漫談、討論、學術寫作等等,都是在足夠的經驗之上進行的更深層次地對於本質的探索。
《浮的船》影像與圖片裝置作品局部,易連 2022
《水上怪談》影像截圖,多屏影像裝置,彭文彪&一米 2022
藝術中國:在“河流計劃”中,似乎雜糅了人類學的田野調查和藝術家的個體感知創作兩種路徑,“河流計劃”中也經常用到“遊牧”這個詞,你認為此次藝術家的田野方法與學者有何不同?兩者如何相得益彰?
陳東、肖劍:藝術家田野方法和學者的田野方法都有著自身的路徑依賴,前者更多的是自身的媒介和藝術經驗與田野靈感的碰撞,後者則來自於學術訓練。藝術家的方法更具有想像力,學者則更具有面對事實的決心。從“河流計劃”的大版圖來看,藝術家和學者可以在同一語境中對話,作品和文字也能夠互相映照,是很好的發揮田野想像力的組合。
藝術中國:河流計劃中當代藝術作品多以蠶絲、糖、建築物的光、魚塘的噪音、疍民斗笠等生産生活中細微的存留物進入地方的敘事語境,給人一種生動真實的觸感。但也有批評家認為藝術家進入田野現場後,應該擱置藝術家特定身份,去挖掘更深層次的創造性思索與表達,對此你怎麼看?
陳東、肖劍: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帶著什麼樣的目的和如何去理解,這些都決定著路徑是什麼。最佳的狀態當然是既能有深層次的思索,又有基於此的創造性表達和展演。
在田野裏,我們面臨的不是⻛景,是各種生機、境遇與流變,藝術的表達已經不是為了與一種固定的內容建立關聯而去模倣與再現。更具切身性與挑戰性的,是藝術家怎樣在各種可能的的田野中對照自身或自我內在於它、去發生並生成與自己以往不同的(藝術)經驗,達到對自我以及創造性工作的另一種打開和反饋。在變化中的社會現場裏,主體如果不是處於一種嘗試連接的位置,只依賴於某種“身份”或“語言”去看待“對象”,就很容易僅僅停滯在現象、生産出反映與再現這個現場的圖樣,而非接近與之共存于其中的現實。
《遊絲》局部,吹制玻璃、鋼絲繩、尺寸可變,謝文蒂 2022,首展中山OCT格子空間,後於多地展出
《1934》《1873》多屏影像裝置,王葉子 2022,曾展出於中山OCT格子空間、深圳海上世界藝術中心
《構造:N 22°28'57.5" E 113°34'49.6"》作品局部,姚明峰 2022
藝術中國:現在基於地方的創作很容易被標簽為“鄉建”,但顯然你們是否定的。那麼在你看來,河流計劃是否應歸為學術範圍內的當代藝術計劃,和深度介入社會現實,為當地帶來有實用價值的文創活動保持距離?
陳東、肖劍:過於標簽化反倒不利於我們用更多的媒介與語言來表達對“地方”的理解。其實之所以命名為“河流計劃”,就是為了讓它保持一種開放的狀態,可以與各種理念和組織對話,發生碰撞。無論是指向更為“實用”的地方建設和美育,還是更加藝術性或者學術性的概念和思想探索,都可以在“河流計劃”中發生。
《追光》系列之一,易連 2022,曾展出於中山OCT格子空間、維也納Loft 8畫廊
流動的地方
藝術中國:我注意到河流計劃中經常用到“海”這個字,比如“過海”和“形在江海”,顯然這個海和真正的海含義不同,對此您怎麼解讀?
陳東、肖劍:“過海”來自粵語中渡江過河的一句日常用語,過海是坐著渡船,意味著聯結。過去的珠三角“出門不可無艇無渡”。渡口既是城市在地理層面的連接點,也是人們生活的連接點。而“形在江海”源自《莊子.讓王》篇,對應的是廟堂與江湖,與前者“過海”的海在字面上還是有很大區別。
《洄遊》《流變之味》海報設計 胡鎮超 2022
藝術中國:“馴化”在“河流計劃”中是一個很經典的詞,比如“基圍”在歷史上是人與海洋爭奪生存空間的産物,土地歷經多輪工農業改造,但從現在去人類中心主義的説法看,馴化是否也可以理解為當地人與自然相互塑造、相互制約的關係?
陳東、肖劍:如果從去人類中心主義的角度來看,人也在被自然所馴化,甚至於説,自然元素之間也是一種相互塑造和制約的關係。“河流計劃”希望從各個視角去理解河流作為媒介,河流作為人類文明,河流本身作為能動的主體,與週遭發生的關係。如果説馴化代表著一種權力關係,那麼如何去找尋各種行動者(人或是非人)平等地共處和聯合,反而是“河流計劃”最終的方向。
《一次從甘蔗場到糖廠的漫遊》 攝影、檔案、文本,朱嵐清 2020,曾展出於順德美食博物館、東京Place M
《妖糖》 3D渲染影像與實拍結合,曹澍 2022,河流計劃邀約駐地作品,X美術館三年展委任並進行後期製作,慕尼黑Muffatwerk曹澍個人項目現場
藝術中國:龍舟在珠三角是一個活態文化,很多龍舟手工藝人現在仍然傳承著傳統造船技藝和龍舟儀式。為什麼當地人能歷經曲折,仍然將龍舟視為為自己生活與禮俗的一部分?為什麼你還是憂慮龍舟技藝的失傳?
陳東、肖劍:從龍舟文化的源遠流長,我們可以看出傳統和傳承的力量。當地人與龍舟的關係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經濟上的也是技藝上的。它是一種極為深層次的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聯結,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新技藝的更疊,新傳統的層出不窮,新工業的崛起,舊的物、精神和記憶會在何種程度上消散,始終是一個值得憂慮的問題。可能,這正是這個時代的怕與愛吧。
《形在江海:珠三角龍舟製造與存續調研筆記》,巴朗、陳東、度度、鄧金、徐文奇、劉慶元、林芮襄、肖劍、嚴麗君、彭文彪等著,中國民族文化出版社 2022
陳東
陳東,大乾藝術創立者、青雲文社發起人,“一思一食”系列活動策劃人。2014筆架山公共藝術周、2014-2020 深圳國際城區影像節 (iuif)、2016-2018《馬格南在中國》計劃發起人及策劃人。2019 年順德美食博物館以及龍舟博物館策展人。主持與央視國際頻道合作拍攝的《中國非遺技憶系列》、河南博物院收藏《抗戰老兵》系列、《饑荒中國 1942-1944》等紀錄片,采編出版《虔貞百年》、《圖解大浪》、《隱沒的青雲文社》、《福爾曼鏡頭下的中國》等。 2021年主編 《形在江海—珠三角龍舟製造與存續調研筆記》、合著《影像 - 城市 - 歷史:深圳:1891-2020》。
肖劍
肖劍,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美學與批評理論研究所博士生導師,英國拉伕堡大學媒介與文化分析博士,兼任國際文化研究學會(ACS)理事,浙江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青雲文社研究所學術主持,墨爾本大學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發起“藝術與媒介”(AMF) 國際論壇,原英國《Nottingham Evening Post》記者,英國“New Art Exchange” 美術館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校外指導老師,積極參與當代藝術與公共討論,與藝術機構、藝術家合作研究與創作。出版英文專著《Punk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中國朋克研究), 中文專著《影像-城市-歷史:1891年以來深圳的變遷與重塑》。
(採訪人:劉鵬飛 受訪人:陳東、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