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里巷平居上古思——學藝感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1-16 09:42:5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里巷平居上古思——學藝感言

  劉波

  “里巷平居上古思”是我依韻奉和杜工部《秋興八首》中的句子,我自己覺得它比較符合我個人持守的一種情懷。

 

  一,學習和修養

  少年時期所學的課程中有一門叫做“青少年修養”,講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等等。但少小的我們對於這些抽象的概念沒有實際的感受。因為,“祖國”的概念就是自己生活的狹小範圍和地圖上雄雞一樣的版圖。待到日後邁出家鄉,眼界拓展,心胸豁然,那些抽象的概念漸漸具體、豐滿起來。而且,對於“修養”二字,也有了更加深切的體驗。不僅僅是愛祖國、愛人民這些宏大的目標,更有愛自己的身體、愛自己的專業、愛自己的家人、朋友,這些具體而微且旦夕不離乎左右的內容,逐漸驅使自己的心性走向細膩、深入。因之,當第一次讀到孔夫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導,剎那間的感動和服膺最令人傾倒——不愧是“至聖先師”,他説出了萬古不移的個人修養、用事的內容和規律,這些內容之間由內到外且前後照應。這樣的標準對於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影響深遠。中國人從來就不是僅僅以事功的成敗論定一個人。

  中國的孔子和希臘的蘇格拉底非常相像,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各自高據中西思想的巔峰,他們的思想都是經過學生的記錄而流佈人間,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人身上代表著上古文明的一種混沌狀態。孔子的學生講老師“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是永遠無法窮盡的存在;而蘇格拉底身後,也衍生出無數的學術派別。他們各自堅守蘇格拉底的某一方面而不能達到蘇格拉底本人的圓融和通達。由此觀之,學術原創時期以及原創者本人都具有包容萬有的宏大氣象。他們或者語焉不詳,但那種模糊、混沌中卻包含著驚人的準確。

  今天的學科分類已經越來越細、越來越小,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講,人類對自然的追逐符合這樣的規律。但人文學科的日益細化卻未必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情。今天研究詩詞的學者,缺少對文化的整體關照和對相關學科必要的修養,儘管研究的問題越來越生僻、越來越細微,但對人類的心靈産生的作用卻正待進一步論證;藝術家已經越來越退守到一隅之地,寫字的專管寫字、畫畫的專管畫畫、唱歌的專管唱歌,“專家”之謂,正日益朝著“一曲之才”的目標邁進。一般的畫家因為修養功夫的闕如,對先賢的成就唯有仰望而已。

  修養開始於一個生命既生之後,結束于將死之前。是窮極一生的功夫。清末大儒王國維,每天規定自己必須讀書兩個時辰,以彌補繁忙的公務和應酬所耗損的時光,兩個時辰不是很長,但堅持一生,將會産生何等的效果?今天讀王國維的著作,那種宏闊的視野和深邃的思維,除卻天才之外,修養的功夫助益良多。讀書是一種修養,而在生活中對於慾望的隱忍克制、對於品質的砥礪培養、對於各種“增益其所不能”的力量的有效訓練都是一個有目標、有遠見的人士修養的內容。用屈原的話來講,就是“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內美和修能正好構成一個社會人的全部。

 

  二,精神和物質

  這是一個哲學家喜歡追究的問題。但具體到一個人的世界,精神和物質自有另外的意義。

  記得豐子愷先生講過,他説不同人的境界如同樓房的層級。一般人陶醉於物質的世界,對於吃喝玩樂這些感官能夠直接觸摸到的東西充滿慾望和眷戀,所以他們永遠處在一層樓;另外一些人,經過一層樓的繁華,而登上二樓,感受的是精神世界的豐富和華彩。他不同於物質世界,純然是個體內心的感受,那種滿足可能來自對往聖先賢教義的頓悟,可能來自音樂旋律引發的怦然心動,可能忘情于文學中人的生活狀態,也可能就是一種永遠無法排遣的愁緒。但無疑的,這些人都超越了一層樓的誘惑,而升格至更高的層級;還有一些人,可能根本沒有經過物質的豐富,直接降生在精神世界,天性的本能追逐就在精神的層面。但還有一種人,連精神的世界也不再眷戀,而是徑自向更高的層級邁進。豐子愷先生當然在講他的老師弘一。弘一的一生,好像是前面“三層樓説”的最好例證。由津門風華婉轉的美少年,到“二十文章驚海內”的才子,再到把鋼琴、西洋繪畫、現代話劇介紹到中國的先驅,最終毅然遁入空門,以青燈黃卷為伴、以復興佛法為志。其一生之所為作,如同菩薩的隨緣度化,用物質和精神的遺産無言地教化後世。今天我們看到弘一法師那清淡典雅、不矜不伐的墨跡,不會想到他還有一絲的取悅於人的想法,而會震撼于那筆墨間超然的人格力量。

  司馬遷著名的《報任少卿書》成為千古的絕唱,對於任少卿“推賢進士”的訴求三致其義。最後表達自己“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是因為“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末世而文采不表于後世也”。在受到人類最殘忍的刑罰——宮刑之後,司馬遷沒有退縮,沒有投降,念茲在茲者乃是“文采不表”,這一精神的力量,支撐著一具虧形之軀完成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大事。魯迅先生盛讚《史記》是“無韻之《離騷》”,他讀出了其中無法言説的史官情懷。

  我們會對一些外表相似而實質上相去天壤的東西發生混淆。例如政治家和政客,都是作官,可前者心懷天下,後者心中只有自己;商人和小販,都做買賣,前者以貨通天下為己任,後者則以賺錢為追逐;畫家和匠人,都是畫畫,前者以藝術品質為旨歸,後者則以賣畫糊口為目標。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是精神和物質的問題。

  一個人缺少必要的物質準備,可能生命不能延續,可能學業不能繼續,也可能事業不能推進。我們決不應該排斥物質的追求。但重要的是,物質的追求應該適當,不能“玩物喪志”,沉溺于物質的追逐,忘記了人生還有更重要的內容,忘記了人生的快意還有個人心靈的部分。一個有遠大人生目標的人,應該是一個能節制自己慾望的人。劉邦之初,混跡鄉里。而一旦起事,所有的劣行收斂盡竟,因為他的目標在天下。太平天國的悲劇,不是正在於諸王對貪慾的放縱嗎?藝術家的追求,本質上是一種心靈的勵練過程,他需要的是心無旁騖的專注和執著。佛家講看破放下,那是指對內心迷障的破除。但藝術家和詩人就應該執著于自己的追求。古人講詩“必其人窮而後工”,這裡的“窮”不可拘執于物質上的匱乏,而應該理解為精神上的孤高和獨立。藝術家何嘗不是這樣?不是憤世嫉俗、不是自尋煩惱,“窮”來自特立獨行的人格和舍我其誰的自信。

 

  三,個人和社會

  這同樣是哲學家不斷思索的問題。個體和群體的關係問題成為人類社會永恒的話題。

  在最初練習書法的人群中,大家共有的感受,就是筆劃之間很難協調,不是這一筆長了,就是那一點歪了。總之,一個字最難於安排的就是點劃的關係。再進一步,對於一個成熟的書法家來講,一定是超越了這樣的層次,而進入到謀篇佈局的階段。而最高級的書法狀態,則是這些方面都超越了,進而至於直抒胸臆的化境。一個人個體的存在,很難顯示其價值,這一點很像我們不能對著紙上隨意寫出的一個筆劃抽象地評判好壞一樣,筆劃的價值和標準需要在一個字甚至一篇書法中體現。以此來彷彿人類社會,可以找到許多相似的例證。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還不知道有多少了不起的人才終老鄉里。明代徐文長,倘若不是袁弘道在其歿後的偶然發現和大力推舉,今問其姓字,恐早已“茫然而不知”了。

  但徐文長畢竟是徐文長,他以自己煒燁的天才和胸襟,給後世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精神遺産。今天人説到徐文長,都會認為他是畫家,殊不知他的文學造詣和事功在有明一代也同樣拔俗群倫。我們在欣賞徐氏藝術的同時,他和社會所發生的種種關聯會産生作用。那筆情墨趣所涂寫的決不僅僅是一個書畫家的懷抱。你會透過那凜然絕塵的筆墨,洞見徐文長清高的內心世界,他的聰慧、博學、謀略、悲懷都一覽無余。

  個人融入社會,用自己的所學所知來服務社會。這個過程不能被單純看作是一種付出。佛家講“佈施”,就是這個意思,佈施也不僅僅是物質(財佈施),更有法佈施(知識和技能)和無畏佈施(給他人關愛和保護)。剛剛過去的大地震,涌現出來多少可以永載史冊的感人事跡,同時也引發多少社會的思考甚至批評。這些內容,如果超越了當下的一種歷史情景來看待的話,留下來的還是那些符合人性的閃光的東西。作為一名參與社會的個體,一個最好的原則應該是“但問耕耘,不計收穫”,或者説“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否則,就像凈空法師所講的:你膜拜佛菩薩,佈施給佛菩薩,為的是向菩薩求財求福,這不是一種行賄嗎?講嚴重了,那就是在褻瀆佛菩薩。在普通的生活中,做一件事太有功利目的就會導致行為曲扭,個體過分追求融入社會,但同時自己又不具備融入的條件和價值,那一切的煩惱豈不是自找?

  有感於當代大學有“三本”的開設,一些高考成績不佳而又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學子可由此步入大學。我的“三本”另有一解,那就是一個個人需要具有“三本”才夠資格與人交往。其一曰“本分”,一個不本分的人,是因為不能認識自己,在崗不敬業,對友不真誠,從業不鑽研;其二曰“本色”,沒有人願意和戴著假面具的人長相廝守,雖然人們為了一事也常常要失去本色,但一個人需心存良知是無庸置疑的。作一個“本色”的人,真誠面對週遭的人事,會給自己帶來長久的快樂,也給朋友和社會帶去信任;其三曰“本事”,沒有本事,那就表明一個人不能給社會和他人帶來價值。當然也只有被保護和關心的權利而沒有保護關心他人的能力。

  文學藝術,所表達的是個體的感受和情懷,其創作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會使從業人員變得孤高離群。今天一般認識中的詩人和藝術家就是那些個性張揚、標新立異、不修邊幅、甚至行為怪異的人群,殊不知其中也有軒輊。同為詩人,有屈原、杜甫的千古憂思,有曹植、李白的浪漫宏闊,有李煜執著後的放下,有納蘭哀艷后的空寂,有李商隱的委曲和深邃,也有周美成的鋪排和華彩。千古騷魂不絕如縷。徐志摩清純的筆下,為我們留駐了無數瀟灑、多情的瞬間;海子瞪著孩童般的眼睛,希望在詩中建構他雄偉的理想國。這是一群精彩的人,有著強烈的個性,同時,又用文字建構了自己永恒的文化符號。他們不求“融入社會”而能千古流傳。他們所注入詩歌的情感來自個體,卻能夠引發人類共鳴。畫家用畫筆,作曲家用旋律溝通人我,共同建構了人類精神世界的輝煌和豐厚。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澳門”會徽參展方案
· [專稿] 沈敬東雙年策劃之2009
· [專稿] Jan Theuninck
· [專稿] 皮埃爾•希德:謐動
· [專稿] 李日韋,黑月,劉勃麟:化身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