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王璜生:美術館,知識産出與互動的試驗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11 13:51:22 | 出版社: 《東方藝術-大家》雜誌

文/王靜 王宏州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前身是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擁有近60年的館藏史,自身館藏體系龐大,在由陳列館轉型美術館的過程中,改變的不僅僅是展示藝術品的空間。實際上,是美術館管理者的理念造就了空間的生命力。在王璜生到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後,這個美術館的生命活力被真正激發出來,成功舉辦了許多學術價值和未來前瞻性兼具的展覽,為這個學院級別的美術館贏得了尊重和口碑,這份榮耀與館長王璜生豐富的美術館管理經驗密切相關。王璜生在任職于廣東美術館期間,也成功地將當代性、先鋒性的藝術力量召集到了廣州,成功創辦和策劃“廣州三年展”、“廣州攝影雙年展”,在國內美術館的自我認知尚不成熟的現狀下,廣東美術館卻成為實驗先鋒藝術的重鎮,並在嶺南形成了局地的實驗藝術生態。他在接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以後,自身包容、開放的態度使他很快融入中央美術學院的體系中,中央美院豐厚的文化資源、學術資源也幫助王璜生的學術構想很快得以施展,相繼推出的“泛主題展”和“未來展”兩大雙年展品牌,保持了學術本身應有的獨立和尊嚴,在扎堆的同概念展覽中,在展覽構思上,可謂對觀眾最有誠意與文化創意。

在央美美術館的未來發展定位上,王璜生館長似乎目標明確,以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規範化美術館為方向,中國的美術館體系最為被詬病的,便是缺乏自身立場的文化産品推銷和對美術館權力的廉價使用,從而喪失了美術館的公信力,在這樣的業界生態背景下,中央美院美術館為業界提供了一個正面的行業標桿。王璜生多年的經驗並沒有讓他在美術館的經營管理上遵循簡單的生存套路,而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藝術環境下,緊隨藝術脈搏的跳動,在堅持學術立場的同時積極地參與藝術價值的締造,使美術館真正成為知識生産的場域,王璜生認為反省體制、積極介入當下是一個美術館做到保持活力所必備的態度和認識。在他看來,美術館是一個文化機構,要對社會的文化傳播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不能僅僅充當一個展示的場所,還要有當代意識,密切關注文化現場,有積極介入當下文化的雄心,而不是一個所謂傳統形式的死氣沉沉的陳列室,或熱熱鬧鬧的群眾運動式的群藝館。儘管如此,美術館的展覽要真正做到全部符合自己學術定位,絕非易事。美術館不但要有服務於作品展示的硬體設施,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學術良心和獨立的文化建樹。王璜生認為美術館做展覽活動雖然需要相當的資金資源,但保持美術館的相對獨立性還是一個優秀的美術館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如果學術判斷受到經濟運作的影響,甚至被其左右,那麼,美術館的學術堅持也會逐漸弱化直至消失。

1  2  


下一頁謝素貞:觀眾的共鳴才是美術館的幸福上一頁譚平:抽象即自由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東方藝術大家一月刊
· 譚平:抽象即自由
· 王璜生:美術館,知識産出與互動的試驗場
· 謝素貞:觀眾的共鳴才是美術館的幸福
· 微觀點@美術館
· John Lydon在惡習天堂
· 加布裏爾•庫裏:“剩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