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還珠樓主行書宋詩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6 11:11:34 | 出版社: 《收藏拍賣》

還珠樓主行書宋詩63x19.3cm

民國武俠小説大家,首推還珠樓主。樓主原名李善基(1902—1961),後改名李壽民,四川省長壽縣人。父親李元甫曾任蘇州知府,後棄官返裏任塾師。壽民自幼得乃父調教,三歲開始習字,五歲吟詩成文,九歲作五千言之“一字論”,驚動閭裏,縣衙特送“神童”匾到李家祠堂,值資鼓勵。

李壽民十歲喪祖母,乃父領著他到成都奔喪之後,隨家庭教師王二爺上峨眉山,開始少年習遊,嗣後三上峨眉,四登青城,為日後寫武俠小説以峨眉、青城為淵藪之緣由。李自幼喜習書法,李家祠堂前院有一洗墨池。李父1916年死,越二年分家産,壽民分得房子前邊院落,前有洗墨池,傳係嚴嵩當年洗墨處。

李壽民初戀情人叫文珠,後壽民迫於生計,與文珠分手,傭役天津,後文珠墮入風塵,姻緣畫餅。而壽民唸唸不忘,倒是後來妻室孫經洵體察“民”情,建議壽民用“還珠”作樓名。後更撰有“女俠夜明珠”寄意。

李在天津當過天津警備司令傅作義中文秘書,旋入天津郵政局工作,兼到大中銀行孫董事長公館做家庭教師,愛上了小自己六歲的二小姐孫經洵,這是一個新版的“王大儒供狀”。那個年代師生戀還了得,連魯迅戀許廣平也被人指指點點,於是孫老爺告到官府,罪名是“拐帶良家婦女”,而開庭之日,二小姐竟敢出庭當眾申明愛意,李才贏得美人歸。而李也“桃花運後福星隨”,所寫《蜀山劍俠傳》,經其友唐魯孫交天風報發表,竟一炮而紅,天風報銷紙急升。從此一劍定江山,李的武俠小説大受歡迎,也就新作不斷。人家是寫完一部接一部,李是幾部同時寫,有似徐悲鴻五馬同枱之本事。

抗戰間李因出版事為奸人所害,被日本憲兵隊抓捕,由於不屈,受盡酷刑,最糟是以胡椒粉揉眼,弄至後來無法寫小字,寫小説要靠口述,由秘書筆錄,也無法再細閱,只較陳寅恪完全失明好些。尚幸子平有術,為日本憲兵大佐算命,居然很準,加上上頭還有幾個還珠迷,查不出什麼重慶分子證據,也就放了。

李出獄時剩半條人命,調養幾個月後,南下滬瀆,賣字為生。(筆者廿多年前在廣州文德路文物商店購得李一軸行書宋人詩,無上款,即此時期所書。)未幾,李就被上海正氣書局老闆陸宗植商邀,李氏著述統由正氣獨家出版,稿費從優。日寫二萬字,十天出一書。寫一本,出一本。這是李寫小説高峰期。

李與尚小雲有緣,交同莫逆,1932年結拜。為尚撰寫《漢明妃》、《卓文君》等劇本。後來還為尚的兩位公子寫劇本。

新中國成立,新人事,新作風,武俠小説不出版了。李初到上海天蟾京劇團任總編導,寫了《白蛇傳》、《岳飛傳》等等劇本。越二年,北上到軍委總政文化部的京劇團任編導。招牌大了,但收入僅百五元,尚幸領導識做,破例容許兼職,李才能靠三份薪金養活全家,此時還在協和醫院戒掉煙霞舊習。李像其他知識分子一樣,努力自我改造,認真學習當時風行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黃藥眠編的《文藝理論學習參考數據》等書。於是易名“李紅”,用於撰寫反映農民起義的通俗文藝作品,文藝要面向工農兵,那社會無復“還珠説劍”的風華了。到反右一役,李僥倖躲過,但不多久,報刊大版殺出:“不許還珠樓主繼續放毒”,從“蜀山”批到“劇孟”,這回“蜀山劍俠”竟不堪一擊,雖未嗚呼,卻也腦溢血造成左偏癱,生活無法自理,端賴愛妻悉心照顧,多活兩年,病中還不忘創作,口授長篇歷史小説《杜甫》,完成初稿後趕緊辭世,享年五十有九,壽民不壽,只與杜工部同壽。算避過了五年後那場丙丁紅羊浩劫。

論者謂還珠樓主的小説表面上荒誕不經,實質高度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深含哲理,自成體系。而且小説中大段自然風光的描寫,各種人文景觀,為他人所無,表現出作者非有逰歷三山五嶽、大江南北,設非飽讀儒釋道各家各派的典籍,曷克臻此。所以他的小説不僅令一般讀者癡迷,連傅雷、白先勇也喜讀,可見影響之大。還珠樓主作為中國現代通俗文學有重大影響的作家,在歷史上和文學史上自有其應有的地位。 還珠樓主本人的形像又如何呢?與他有交往的賈植芳形容得好:“身材高大,濃眉重眼,于文質彬彬之中隱現出幾分江湖豪俠之氣。一看就知道他是個久經風塵,見多識廣,而又富有才情的中國舊式文人。”論武功,還珠樓主比金庸、梁羽生都強,懂太極拳、少林拳、八卦掌、五式梅花拳,還曾隨峨眉山老道學過氣功,而且勤加鍛鍊,所以真能耍兩下子。當然小説中的許多招式,多是誇張加想像。

筆者所藏還珠樓主這件行書宋人詩兩首,前者係陳簡齋(與義﹝1090—1138﹞)所作,陳詩多感時傷事,以學杜甫名。後者係福建連江人鄭起(1199—1262)所作,鄭專硏周易,人稱道學君子。鄭的兒子鄭所南(思肖)係大畫家,名氣更大。王漁洋《池北偶談》卷十九載宋人絕句數十首,其中也錄有這兩首,且連在一起,還珠樓主或據之鈔錄。末鈐“壽民長壽”、“還珠樓主”朱文方印。還珠樓主工詩擅書,此幅冷金箋朱絲欄,用筆如行雲流水,飄逸若劍仙,展卷風涼,茗余靜賞,如見蜀山俠舞。

下一頁2012十大拍場上一頁湛玉娟:合約精神才能規範市場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拍賣》第1301期
· 法貝熱珠寶藝術
· 布達佩斯國立美術館——多瑙河畔古都的壯麗宮殿
· 一個家族的收藏版圖:尼阿喬斯家族
· 湛玉娟:合約精神才能規範市場
· 還珠樓主行書宋詩
· 梁氏熱潮——北京匡時“南長街54號藏梁氏重要檔案”
· 新水墨熱——中國嘉德“水墨新世界”新水墨作品專場
· 成功借勢——西泠印社任伯年遺珍專場
· 重啟古畫——紐約蘇富比 中國古代書畫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