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干預性保護對壁畫本體影響的探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11 16:12:45 | 出版社: 中國文博網專稿


圖1 大佛殿1980年維修

張掖大佛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已近千年曆史。大佛殿為大佛寺主體建築,殿內主尊釋迦牟尼涅槃像為亞洲最大的室內木胎泥塑臥佛,殿內一層墻體及二層木板屏風保存有530余平方米的明、清壁畫,是一座集建築、塑像、雕刻、繪畫和文物為一體的藝術殿堂。明、清及近代曾數次維修,由於自然損害和歷次修繕不徹底等原因,20世紀80年代在大佛殿病害險情不斷加劇的情況下,由文化主管部門組織當地建築公司對大佛殿進行了搶救性加固維修。由於當時施工工藝的局限和缺乏有效的保護經驗,一定程度上對大佛殿壁畫保護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干預。本文主要通過介紹2005年--2010年大佛殿壁畫、彩塑維修工程中發現的部分壁畫病害(空鼓、裂隙、歷史加固)形成的原因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採取的保護修復工藝,把歷史干預對壁畫保護的影響作以淺析。

一、大佛殿建築、壁畫概況

大佛寺,原名臥佛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大佛殿為大佛寺主體建築,原為二層重檐歇山建築,明、清兩代進行過修葺,歷史上封建皇帝三次為大佛寺賜名,可見大佛寺當時的宏大規模及其重要影響。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佛殿被改為兩層三滴水歇山建築。宣統二、三年,清代最後一次對大佛寺作了局部維修和彩繪。1979-1980年由於自然、人為因素、以及建築本生結構不合理等因素,由原張掖縣建築公司對大佛殿建築進行了搶救性加固維修。2005-2010年全面實施了大佛殿建築、壁畫、彩塑保護修復工程。(圖1、圖2)

大佛殿壁畫主要分佈在大佛殿一層墻壁及二層木板屏風之上。一層墻體由28根木柱組成長方形柱網,內用土坯壘築,外墻青磚包砌。地仗為草泥(粗泥層)和石灰(細泥層)構成,厚度1-3㎝不等。一層壁畫主要是東壁、西壁、南壁、北壁、臥佛背後西壁;其中東壁:96.25m2;西壁:103.2 m2;南壁:68.08 m2;北壁:68.08 m2;臥佛背面西壁:47.12 m2。木板屏風畫分別於二層東向面、西向面板壁之上,共計17幅,面積161. 5 m2。(全文見《文物鑒定與鑒賞》雜誌第31期)

下一頁古道上散落的珍珠—聯珠紋上一頁安康博物館藏《松陰草堂圖》之真偽辨析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文物鑒定與鑒賞第三十一期
· 文物藝術品物證司法鑒定勢在必行
· 趙之謙與潘祖蔭的金石之交
· 安康博物館藏《松陰草堂圖》之真偽辨析
· 干預性保護對壁畫本體影響的探析
· 古道上散落的珍珠—聯珠紋
· 海上奇葩 民間鬥艷
· 關於元青花的思考
· 玉器上的螭紋及其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