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調查之二|180 x 180cm|綜合材料|2012 看似偶然,他在自己的家鄉河北農村“發現”了他從小就熟悉的“補丁”中蘊藏的美感,那些衣服上、被褥上、布袋上、各種裝飾織物( 如窗簾、擋布等) 上面的“補丁”的美感是體量的、構成的、肌理的、色彩的,是一種手工技藝和文化,是勞苦婦女出於生活的需要傾注了自己心血的藝術創造。這種藝術創造雖然含有潛意識的因素,但也無可避免地記錄了她們苦中求樂的心境,也展示了她們祖祖輩輩沉澱下來的審美意識。這些帶有“補丁”的物體本身便具有藝術品的性質,但是要“發現”它們,必須要有“藝術的眼睛”。 2005 年,李向明從河北農村蒐集了大量有補丁的織物,經過清洗後作為藝術材料用於他的創作中,成為他繪畫創作的資源。2008 年,他創作了一組題名為“平民美學”的繪畫作品,畫面上的主要圖像便是他從農村蒐集的破舊織物。顧名思義,他首先想到的是這些破舊織物曾經的擁有者—勞苦大眾,並引發他關於“生活的、文化的、歷史的,以及政治的、人生的”思考。2009 年,他將上百條帶補丁的口袋充實後作為裝置參加藝術展,這是一次很大膽的嘗試,但他似乎沒有往這個方向繼續走下去,他仍迷戀于繪畫創作和傾向於帶有裝置性的繪畫創作,而不是純粹的裝置藝術。我思忖他之所以如此作為,是因為他的心靈深處有唯美主義的情結,他深受以點線面、色彩、空間、構成為基本元素的中外傳統藝術的熏陶與感染而難以與之斷絕情緣,他在繪畫構成和色彩上有一般藝術家所不及的感覺和能力。他做裝置藝術的動力來自於美的感動,而形式美感恰恰是現代裝置藝術所回避與摒棄的。當李向明的思路轉回以追求繪畫性為主的表達方式時,在他面前展現出可以放開手腳施展藝術才智的廣闊空間。 如果從李向明近年來作品的標題中抽取幾個詞彙作為“主題詞”來概括他藝術追求的話,那便是“山鄉”、“田野”、“故園”、“原始的構成”、“補丁”、“夢”、“唱挽”。憑他的藝術敏感和修養,他把實物( 帶有文化記憶的破舊織物) 和繪畫元素做種種組合,創造出一幅幅既有豐富藝術美感,又有哲學意義的畫面。不論是色彩斑斕還是色彩單純質樸的,它們都具有現代構成意味,也都具有強烈的抽象性。它們使我們想起一些西方現代主義畫家馬列維奇、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保羅·克利、米羅等人的創造,無疑李向明從他們的作品中得到了啟發。但是,他的創造又不同於西方現代主義大師,那就是他立足於中國土壤和文化資源,尋找到了獨特的藝術創造元素,也從中國藝術的意象説中吸收了營養。他作品中的抽象不同於西方的抽象主義,在點線面和色彩的組合中,運用和發揮了民族傳統書法線條的韻味,不少作品甚至借鑒了傳統山水畫的構圖。至於李向明依據的“平民美學”理念,以鄉村破舊織物上的補丁作為藝術材料,更是在現代藝術史上少見的。可以説,他的藝術創作是平民美學與精英藝術的奇妙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