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精英階層的藝術再教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01 16:31:31 | 出版社: 《藝術銀行》

文_劉佼

史密森尼博物館群落

藝術品交易如今有多火爆相信無須多言,即使是在金融危機頻繁拜訪市場的當下,藝術品交易仍然顯示出頑強的戰鬥力。雅昌網2011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2011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實現了968億元的總成交新紀錄。968億這個令人遐想的數字還僅僅是藝術品拍賣帶給我們的,如果再加上一級市場的各種交易數據,相信更會是一個衝擊力十足的驚人數額。而隨著這種交易數字的逐年遞增,從業人員與收藏家等也隨之有著大量增長。藝術市場的火暴催生了很多相關産業,其中與“藝術再教育”有關的藝術研修班也成為近年來的熱點話題。

我們需要研修班

藝術品交易雖然是時下最流行的話題之一,但其實這種相對規範化的交易在國內的發展還時間尚短。上世紀90年代才興起的藝術品拍賣、發展不足20年的畫廊業,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個市場的年輕。所以作為這個市場的一部分——從業人員和藏家們無論經驗還是實際操作能力都顯得相當稚嫩,在摸索中前進的感覺應該並不太好,做出錯誤判斷也是常有的事情,損失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比如有些初涉收藏的人,由於並沒有經過太多有關藝術的具體學習,僅是憑著一腔熱血去購買作品,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非常容易買到“名不副實”的甚至假的作品。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碰到這樣的情況很容易造成極大的損失,同時也會削弱收藏的積極性,並不利於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而這樣的例子在目前的收藏圈比比皆是,除了造假容易的書畫及瓷器等門類外,甚至當代藝術作品都有假畫流出,並在拍賣行中以高價被賣出。像是今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祁志龍的一張《消費形象37號》被作者在微網志打假,直指這張曾在2010年5月于香港佳士得以49.17萬元成交的作品是假貨。儘管這次在蘇富比流拍,但也不禁讓人同情上一手的賣家,而在這種情況下,買到作品的藏家也真是要叫苦不迭。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自我藝術修養、加強判斷力等也就成為這些收藏愛好者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除了上面這種情況外,還有一些有志於從事藝術行業的人,他們過去並沒有相關從業經驗,但本身有著良好的知識修養,在其他行業累積了豐富的人脈和資金,對藝術也有著極高的熱情,有能力自己涉足藝術圈這個更為有趣的交易市場,但如何打入這樣的市場卻成為阻礙他們進入市場的一塊很大的絆腳石。儘管參觀美術館、瀏覽各種藝術展覽、參加藝術品拍賣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可以給他們帶來一些進入這個市場的契機,但這樣的契機卻顯得遠遠不夠。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能夠集中起來的環境,帶給他們進入市場的機會和從業的位置。

正是由於這樣的渴望和需求,藏家們和意圖參與的其他人群都需要一個能相對快速集中地為他們提供藝術及藝術市場知識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各種藝術研修班也就應運而生,依託各大知名院校,為這些有需求的人提供時間短暫但非常有針對性的課程,使之在短時間內能實現一定藝術認知上的突破。

1  2  3  


下一頁節選上一頁教育方觀點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銀行》第五期
· 李栩慧:教育推動人生轉型
· 淩鷗:泡在博物館裏學藝術
· 史密森尼教育中心
· 徐行:學院功底助我領跑藝術
· 精英階層的藝術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