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帶來什麼? 經過幾年的研修班熱潮,如今完成學業者也不在少數,學員們是否從這些長短不一的課程中得到了自己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是無數“持幣觀望”的準學員們關心的問題。 接受了本刊專訪的趙孝萱(詳細專訪見後文),原為台灣輔仁大學文學系副教授,後因個人愛好興趣,不遠千里北上參加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品鑒賞與市場、收藏管理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班,在課程結束後,她隨即投入北京的藝術市場,先後曾擔任畫廊經理、博覽會藝術總監等職位;而現在任邦文藝術投資公司學術部總監的她也將自己事業的觸角伸向了藝術教育行業,為某高檔社區藝術中心的孩子家長開設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課程,可謂學以致用。而參加過研修班,像她一樣成為藝術市場高端從業人員的並不在少數,綜合他們過去的工作經驗及人脈,再加上接受過藝術市場類專門教育,使得這類人才在藝術市場頗受關注。 而多數藏家也表示在參加過研修班後受益匪淺,像是曾經擔任過4個公司的董事長的韓先生,有二十幾年的藝術品收藏經驗,退休後為了加強收藏方面的知識及修養,他選擇參加清華大學辦的藝術品投資經營與鑒賞高級研修班,他認為自己過去接觸到的專家都是過於市場化的,而參加清華大學辦的研修班,除了增加市場知識外,還可以通過與文博界的專家接觸,了解到更多的收藏與鑒定知識。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選擇適合自己的研修班進行學習,的確可以在短期內達到一定的知識與經驗累積。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並非人人都滿意這些紛紛開工的研修班——高昂的學費與短暫的授課時間在很多人看來並不具有太高的性價比,其中的雞肋課程過多也會讓學員們感到這錢花得有點“冤”;某些研修班宣傳中所承諾的專家教授授課等也並不能全部實現,而那些疲於奔命趕場于各個研修班的專家教授們所講述的部分內容也顯得軟弱無力、充滿水分;有些研修班斂錢面目過於明顯,走馬觀花式的課程往往讓學員們大呼上當……我們並不提倡盲目地選擇去研修班學習,畢竟有很多實戰經驗是課堂中無法得來的,所以在面對火暴的藝術市場、琳瑯滿目的藝術研修班的時候,手握學費的人們千萬不要被衝昏頭腦,分析自己的實際條件,審視自己對於藝術的目的與需求,考察學校課程設置等都要成為自己選擇研修班的重要參考依據。 也許研修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但目前藝術再教育的培訓項目,在內地方興未艾,其發展前景也頗為可觀。這讓人跨界聯想到15年來內地健身行業的大發展。2000年之前,內地的健身房少得可憐。大家覺得花那麼多錢去一個房間裏跑步,理念上想不通。現在情況則大不一樣,人人都意識到健康的重要。大多數人已願意花錢,也花得起錢去享受專業的健身服務。十多年的時間而已,這種消費觀已深入人心。同理,今天的人們開始學習藝術鑒賞、摸索藝術品收藏、嘗試藝術品投資。畢竟,審美是每個人的本能需求。衣食無憂後,我們還要消費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