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曹曉光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博物館已逐漸從主要為專業人士服務的研究機構演變成了為大眾服務的開放性學習、教育場所。新世紀以來,學習模式的多樣化和“終身學習”理念的深入更進一步提高了“教育”在博物館眾多職能中的地位,“博物館教育”也隨之成為世界各地博物館開發的熱點領域。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群落——史密森尼博物院就以打造美國“非正式教育的實驗室”為核心使命,在多年的研究與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科學、完善的教育體系。 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是唯一由美國政府資助的半官方性質的第三部門博物館機構。利用英國科學家詹姆斯•史密森(James Smithson)遺贈捐款,1848年始建於美國華盛頓市,是一所集收藏、展覽、研究、交流和教育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機構。其下屬的19所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及9所研究機構在國際網際網路上統一以“edu”(教育)為域名,可見其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教育機構”。下屬的文化、教育及會員部門,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再教育團體,為公眾提供終身教育和文化藝術體驗。 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項目,該博物院專門成立了“史密森尼教育中心”(Smithsonian Education),主要任務是提供教學資源和職業發展平臺,設計家庭及學生參觀模式和互動活動等。這些教學資源按照內容分為“藝術和設計”、“科學和技術”、“歷史和文化”、“語言藝術”4個板塊,分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設計。2011年,史密森尼學會與喬治梅森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合作進行了一個新的項目,聯合招收裝飾藝術史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包括文物詮釋、裝飾藝術史與歷史文化學科交叉研究等。史密森尼學會自1996年開始授予裝飾藝術史碩士學位,以其獨特的幕後研究優勢,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學術訓練、專業體驗,以及查閱公共和私人藏品、檔案、圖書的機會。該項目保留了史密森尼原有的卓越教員和學術環境,並與喬治梅森大學歷史與藝術史係的資源相結合。 教育中心還為不同年齡段、有不同興趣的學生量身打造參觀實習模式。學生既可在前臺領取“自助參觀指南”,在藝術殿堂裏自由探索,也可選擇以班級為單位的“專題導賞”,由受過專門培訓的講解員帶領參觀。不得不提到的是,2009年美國冒險喜劇電影《博物館奇妙夜2:決戰史密森尼》(Night at the Museum: Battle of the Smithsonian),就是在史密森尼博物館中拍攝的,博物館中的許多奇特珍藏,也經由電影銀幕,展現在世人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