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笑侃藝術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16 15:48:25 | 出版社: 《頂層》雜誌

□ 文︱詹皓

一、 你最喜歡的畫中人形象

那天吃飯聊天,説起寫實畫派,説起那些被畫了好久的人物。我突然説,大家能不能説説,你最喜歡的畫中女性形象?

同桌人頓時陷入沉思,許久沒有人説得出誰來?只好採取排除法。

王沂東的紅衣村姑怎麼樣?

蠻好的,可惜皮膚怎麼看都不像村姑,再説,那紅衣也太紅了點,再下去,就成“紅衣法師”了。

那,陳逸飛筆下女子怎麼樣,夠時尚唯美了吧?

不行不行,陳逸飛筆下女子都太妖冶,沒有安全感,而且,也沒有固定的形象,説不出那一個最好。

何多苓畫的小翟如何?

女詩人,太恐怖,透著神經質,只可隔岸觀火,隔岸,都怕火星彈過來。

當代藝術裏女性形象多半不好看,走的都是頹廢、艷俗路線,歪瓜裂棗的居多,要麼就是卡通、卡哇伊,生活中真要有這麼一位走在你邊上,渾身散發著金屬或者塑膠感,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成人店裏買的玩偶呢。

別急,咱還有張大千、傅抱石,國畫裏美女如雲呢。

算了算了,不談了,國畫裏的人物都一個模樣,纖弱的樣子,風力超過三級就不敢出門,咱這時代裏早就絕種了……

話題仍在深入進行中,我卻要溜了。這不是美術專業話題,只是飯桌上的閒扯,一桌子都不是藝術專業的人,做的事呢,現在都跟藝術有點關係,藝術服務大眾,現階段,服務還不算好。咱只好自娛自樂。

二、55歲以上的買家很少

説起自娛自樂,藝術圈的娛樂精神向來不足。

以前,藝術家總是一臉正經,生怕別人説他沒有大師風範;研究者寫文章總是高屋建瓴,滿嘴跑學術概念,就生怕別人看懂了;畫廊、拍賣公司也是唯恐別人不知道他們懂行,媒體更是將嚴肅進行到底,一寫到美術的文章,總是非常地不好看。何必呢,人生只百年,常懷千歲憂。有家畫廊分析過他們的客戶群年齡,發現很少有55歲以上的客戶。

為什麼?大概是55歲以上,人生明確地走在了下坡路上,對於藝術的愛好,恐怕和他的職業生涯一樣,快要愛到盡頭了。55歲,能為之狂熱的東西少了——血流得慢了,荷爾蒙分泌大大減少,而藝術,無論是創作還是收藏,多少是要有點內分泌不正常的。

一個人,從開始有錢又有閒情愛上收藏,恐怕不會早于35歲,也就是説,一個藏家,最多只有20(專欄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編輯部立場)年可以買東西。算起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發育至今,不過十幾年,但藏家不斷持續買入而造成的單邊市場,大概維持不了幾年了。

單純從金錢角度看市場,終有不能持續的一天。如今,再看拍賣預展上的那些“藝術品標配”的熟面孔,很多已經失去新鮮勁了。怎麼辦?橡皮筋一直繃下去總要斷的。

就像那些老畫家、老藏家,見面基本不談藝術,説笑話,聊段子,一副看透世事的樣子。

1  2  3  


下一頁潘玉良:一枝荷蓮遞與她上一頁站台中國:馬柯的風景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頂層》2012年5月刊
· 彼特•諾頓:由心而發 大膽收藏
· 印度:曇花一現還是明日之星——紐約亞洲藝術周南亞現當代藝術拍賣結果分析
· 站台中國:馬柯的風景
· 笑侃藝術圈
· 潘玉良:一枝荷蓮遞與她
· 應青藍:做畫廊的少數派
· 張丁元:佳士得是亞洲拍賣行的一個標準
· 藝術圈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