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美國:藝術衍生品探索新方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04 13:54:00 | 出版社: 北京世紀墻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圖1 Artware Editions搬遷後內含辦公室區域的新空間,該空間在新美術館對面的一棟未標有明顯標誌的樓房二樓,創建者將巨大的二樓空間分隔成兩個獨立空間,一個是做當代藝術商業畫廊,另一個則是Artware Editions空間,在經營與操作上完全獨立開來。

文_曹冰沁

作為全世界藝術衍生品最發達的幾個國家之一,美國的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産業已經漸趨成熟,並成為行業典範,博物館衍生品商店的盈利甚至可以負擔博物館部分運營費用。這些方式與操作辦法漸被國內所熟知。但在美國,除了博物館等公共機構的藝術衍生品做的風生水起外,藝術衍生品公司的力量也不容小覷,這個在國內還顯得相當陌生的領域也已經在美國發展壯大。

在美國,不僅僅有博物館藝術衍生品商店

藝術衍生品作為當代藝術市場中的一個分支産業,將昂貴的當代藝術品用一種商業化且價格更親民的形式呈現給藝術市場。雖然這個産業在國內近年來才逐漸受到關注,然而在美國,藝術授權這種形式已發展多年,較為成熟。

除了為多數人所熟知的美術館機構有專門為開發藝術衍生品而設立的部門例如MoMA Store及the Met Store以外,非營利機構也是此産業中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它們通常通過與藝術家合作開發藝術衍生品來為機構或其他慈善目的籌集資金,也達到了使昂貴的當代藝術品更親近藝術愛好者的使命,如果關注非營利機構如Creative Time等的慈善拍賣活動就會發現拍賣藝術衍生品並不罕見。有時,非營利機構會將藝術衍生品作為當代藝術項目來開發,紐約老牌非營利藝術空間White Columns著名的TSoWC(The Sounds of White Columns)項目就是個典型案例:通過長期與舊金山的Tussle樂隊合作,White Columns為對音樂領域也有所涉及的當代藝術家出版唱片,包括Martin Creed和Billy Childish等,每張唱片的售價也只有幾十美元。

隨著藝術衍生品産業幾十年來的發展,在美國,有一些專門致力於開發及銷售藝術衍生品的公司或空間也逐漸涌現,本文中將詳細介紹商業模型及發展均已較為成熟的兩家紐約藝術品衍生品公司,Grey Area和Artware Editions。

圖2 Artware Edition現展示空間一角,各種大大小小的藝術衍生品被緊密地羅列在空間及空間中的展示架上。雖然Artware Editions的推廣主要依靠參加藝術博覽會,銷售主要通過官網平臺,展示空間依然擺放滿了大部分廣受歡迎的産品且有時與其他機構合作舉行一些特別的藝術活動。

Grey Area:模糊當代藝術與産品設計的邊界

Grey Area是一家線上銷售藝術衍生品的公司,今年剛在紐約Soho區開出了第一家實體空間——“介於藝術與設計之間的未定義空間”。這家年輕的藝術衍生品公司是由Artlog的創立者Kyle Dewoody和Manish Vora自Artlog之後共同創辦的第二個公司。創立者之一Kyle Dewoody作為自由設計師、策展人、作家,曾為惠特尼美術館商店擔任顧問,併為眾多非營利視覺藝術機構開發與設計相關的項目。Grey Area致力於探索與模糊當代藝術與産品設計的邊界,呈現具有實用價值的當代藝術。通過與未成名到知名當代藝術家合作展示在市場上罕見的限量版與非限量版藝術衍生品,從首飾唱片到大型傢具,公司也與其他機構合作展示這些機構以往與其他藝術家合作的産品。

Grey Area不僅展示空間並未與傳統的畫廊空間有任何不同,經營模式也完全沿襲了傳統畫廊的模式。空間定期就有展覽開幕,策展人將新開發或尋得的藝術衍生産品呈現于精心策劃的展覽中,整體感覺更類似于一家將藝術家看做設計師來合作的設計畫廊。

圖3 Artware Editions公司在Yves Klein遺孀建議下根據藝術家在1961年作的設計草圖而生産的限量版藍色咖啡桌,每張桌子都有由Yves Klein基金會認可的版本認證號碼並由藝術家遺孀簽署。

Artware Editions:獨特的經營模式

相較于Grey Area,由在畫廊業工作多年的Rebecca Kong和Jon Tomlinson在6年前創立的Artware Editions經過多年摸索以後已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經營模式。受到美國歷史上第一家藝術家商店Marian Goodman Multiples理念的啟發,Artware Editions的創立者堅信藝術家看事物的角度與設計師大不相同,他們在紐約西村開了第一個展示空間,在那時,獨立於美術館與藝術機構之外專門銷售藝術衍生品的公司在美國還幾乎完全沒有,整個藝術圈對於基於當代藝術開發的設計産品還較為陌生,所以在公司成立後的幾年中引導市場接受並熟悉藝術衍生品的概念成了首要任務。與Grey Area不同的是,Artware Editions所銷售的藝術衍生品均為限量品並且根據具體産品的類別嚴格控製版數。公司創立者利用之前在畫廊業工作時積攢下的藝術家資源,開始嘗試與藝術家合作開發藝術衍生品項目,同時參加包括紐約軍械庫展在內的各種藝術博覽會,將自己的項目和産品推廣給藝術市場。


圖4 在Grey Area和Artware Editions都有售的Ed Ruscha純棉浴巾乃是從美國一家非盈利藝術機構過去與藝術家合作的項目庫存中所尋得,浴巾類産品中還有Michalene Thomas和Jeff Koons的設計,每件價格僅為95美元,因較為實用、價格實惠而在消費者中大收歡迎。

經歷了過去6年的不懈探索,Artware Editions所銷售的産品遵循了以下幾點標準: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具有一定的美感(考慮到某些當代藝術形式不適合發展為衍生品);與藝術家本身在市面上通過其代理畫廊銷售的藝術品風格及主題上有某種聯繫;製作成本在可行範圍之內等。如今,公司的産品開發主要來自以下幾種來源:一、公司主動聯繫有興趣合作的藝術家並開發專屬於Artware Editions的藝術衍生産品,在這個過程中,只要開發的産品符合實用性的標準,公司將最大程度尊重藝術家的意願進行創作;二、通過了解世界範圍內其他藝術機構在過往為慈善拍賣或非營利藝術項目開發過的其他産品,聯繫相關機構將認為有市場潛力的産品庫存購買過來,並通過Artware Editions的平臺進行銷售;三、通過探訪藝術家工作室尋找現成的藝術衍生品,藝術家因為各種原因在過去製作了一些可歸類到藝術衍生品範疇的作品,有些是他們過去個人藝術創作中的試驗品,因與其他作品通常所屬媒材完全不同等原因而沒有在其代理畫廊中銷售,有些是他們因一時興起而作的實用物件卻不知道可以出售或從未想過要在市場上出售;四、發展與藝術家基金會的關係,尋找已故藝術家生前所作的具有實用性的作品並銷售,例如Artware Editions最近的産品包括通過Sol LeWitt基金會尋得的藝術家生前所製作的一張咖啡桌。藝術衍生品的概念對於原本就有將自己的藝術創作讓更多的人可以擁有的想法的藝術家非常有吸引力,如Tracey Emin,隨著ArtWare Editions在藝術圈中影響力的建立與擴散,越來越多有此想法的藝術家會主動找到他們要求合作。

圖6 藝術家Ted Riederer與Grey Area合作的産品Primal Sound

在創立之初,公司也如Grey Area一樣定期將他們所銷售的藝術衍生品在展示空間內的定期展覽中展出,然而經過多年的摸索,公司創辦人發現他們多年來積攢的客戶群中的大多數都更傾向於在Artware Editions的網站上線上購買,並沒有多少只是路過店面進來看看的生客購買了産品或發展成了新客戶;同時,公司原本接近傳統畫廊的運營模式有時會引起與代理藝術家的商業畫廊在一些銷售上的糾紛。因此從一年多前起,Artware Editions搬到了新美術館附近並且取消了展示空間與定期展覽,新空間採用了更類似于辦公室的形式,並通過網站設計、公司名稱意圖讓Artware Editions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於畫廊而更靠近普通的生活類産品公司。(實際上今年紐約重要的設計畫廊Moss Gallery也採取了類似策略,將畫廊空間取消並改名為Moss Bureau且採用辦公室的形式。)

圖7 Michael St. John與Grey Area合作的産品Mascots,單個售價為7500美金

無論是Grey Area還是Artware Editions,從創立以來經過不同階段基於市場情況而進行的策略調整,這些新涌現的藝術衍生品公司都已逐漸形成了不同於非盈利機構與美術館商店的獨特商業模型及戰略。就如Artware Editions在從更類似傳統畫廊的實體空間搬遷至新空間並將主要業務轉到網路平臺以後,公司曾首次調整了新的公司使命和網站設計從而反應全新的策略,在被問到公司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規劃時,年輕的創辦人之一的Jon Tomlinson説道:“公司目前的發展現狀良好,隨著我們的項目越做越多,也逐漸在美國藝術圈內建立了一定名氣,六年後的今天我們所採取的發展策略和我六年前心中所想的概唸有很多不同,我們試圖接觸更多藝術家和機構來開發一些更有創意的藝術衍生品項目,但是在未來公司會最終演變成什麼樣我也不清楚,還是要看市場的反應和趨勢如何。”

圖9 人氣鼎盛的GreyArea展示空間

下一頁法國 濃縮的藝術記憶上一頁日本 國家品牌的輸出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銀行》第七期
· 高城剛 重視0.1%
· 日本 國家品牌的輸出
· 美國:藝術衍生品探索新方向
· 法國 濃縮的藝術記憶
· 英國 博物館的創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