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特別研究藝術家個體的當代藝術文獻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27 10:04:17 | 出版社: 《美術文獻》供稿

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01

文:呂墩墩

這是否是一個策展人的時代?隨著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的展出或許能再次對策展人的角色進行思考。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開幕。事實上由OCT當代藝術中心執行館長黃專邀請的該屆策展團隊在半年前就開始了工作。這個具有開創特色的雕塑展是由劉鼎、盧迎華和蘇偉策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屆”的特殊性是:它不是常規的讓藝術家展示他們的近期新作的展覽,而是策展人以其深入的治學態度提供的一個回顧和研究為基礎的展覽,以上個世紀90年代作為研究時間段,特別研究藝術家個體的創作軌跡,藝術作為一些獨特的個體是其研究和敘述這個時期的出發點、研究方法和內容。他們所要傳達的是一個“偶然的資訊:藝術不是一個體系,也不是一個世界”。在當今二級市場風起雲湧,藝術活動為拍賣而推動的強勢下,這個相當於文獻展的展覽以其學術性的整理、審視的態度,無疑在颱風之下提供了避風的警示。

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02

展覽本身是策展人對當代藝術研究的一部分,觀眾在這個過程中參與了進來,在此之前,策展人充分尊重藝術家的展覽方案和策展人的思想。“偶然的資訊:藝術不是一個體系,也不是一個世界”的提出,是基於在金融危機余波未盡的當下,各種社會組織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使人們開始反思各種強勢的普遍經驗和體系化力量,當某種主義、秩序和組織方式強大到具有唯一性的時候,它同時也隱藏著必然的危機。當藝術和經濟都邁向一種標準化的模式的時候,大家就應該回到個體的故事、個體的情境、個體的歷史和個體的秩序。“普遍秩序之外的因素往往被界定為偶然因素,但偶然因素有時候可以成為決定因素,因為它無法被普遍秩序所歸類、識別和消化”。

策展人通過訪問親歷90年代並且仍然活躍在我們身邊的藝術家、批評家和策展人,具體而不帶任何預設地了解並展示藝術家們在那個時間段在藝術上的經歷、思考、困惑、徬徨焦慮和自我信念的來源,他們和他們所處的語境、境遇和外界的交互、偶遇、撞擊和磨合。“這不是一個企圖概括全貌的回顧,而是將創作還原到個體精神和個人思考的嘗試”。

展覽中的一件展品(非雕塑的)是寫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張曉剛給毛旭輝的一封信,信中以大量的篇幅討論了“藝術是什麼”,也抒發了對藝術的熱愛與困惑,尤其反映出對當時“理性繪畫”産生的有效性所産生的壓力的反詰。它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當時“在野”的藝術批評。這也表明,藝術史在資訊有限維度的時代不僅要記錄有記載的事件,它的無情也讓我們可以探知未知但實際存在的事物。

整個展覽及其活動實際上從2012年5月10日開始直至8月31日,圍繞展覽的系列講座一直持續到8月19日,從時間上顯示了作為當代藝術研究的本次展覽的深度以及作為社會推廣的廣度的策展戰略上的思考。

2012年5月20日于武昌

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1990年代張曉剛給毛旭輝的一封信

 

下一頁陳友桐訪談:微·生·物上一頁篡圖 ——方少華藝術的啟示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美術文獻》雜誌77期
· 篡圖 ——方少華藝術的啟示
· 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特別研究藝術家個體的當代藝術文獻展
· 陳友桐訪談:微·生·物
· 沉波訪談:我在宋莊裏,也在宋莊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