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陳友桐訪談:微·生·物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27 09:42:16 | 出版社: 《美術文獻》供稿

《水位》是在玻璃盒內裝1/2水和1/2空氣,讓水位線把同一營養體劃分成兩個不同的生命區域,水位線上是經過人工挑選和培養的菌(只生長一菌種,看上去很純潔)。水位線下是水裏面各種微生物的自由生長(顯得雜亂和噁心),兩個不同區域的生命圍繞著水位線一直爭鬥,水蒸發,水位下降,營養基上面的微生物同時産生變化,直到水幹了所有微生物都會死在玻璃盒裏。《漂浮》也有點類似,只是換成一張營養漂浮在水上,選擇一種分泌盤尼西林的菌在上面生長,青黴菌一邊分解營養一邊把分泌出來的盤尼西林溶到水裏,水裏的生命開始了跟盤尼西林的爭鬥,同時水會變綠。

張:你的作品《恢復白》和《植》中共同的特徵是以一種“補救”的方式來恢復已經逝去的物性(恢復的白墻和死掉的木纖維),然而恢復的“白”和“綠”又似乎是一個假像,最終所有“假像”又會發生變化。這個作品方案你最初是怎麼想的?有什麼暗喻?

陳:《恢復白》是把一個白色空間裏的部分白色表皮去掉,在去掉的地方給它塗抹上營養,移接一種潔白色的黴菌在上面生長,由無數個生命組合成一片白色,與空間本來的白色融為一體。把一個沒有生命的化工白恢復成一個來自於生命本原的白,而且在過程中我們能夠觀察到,由白色生命組成的區域每天都在變化、生長和死亡,相比之下它們顯得很脆弱,隨著營養的結束它們都會死在上面。

《植》有些不一樣,自然界中的屍體本來就要微生物來分解,通過微生物的分解轉換成另外的物質回歸於自然,但是這種分解讓人覺得噁心,承受不了一個美好的生命回歸自然的過程。所以我專門給它挑選了一種菌,又可以分解屍體,整個過程又能讓你覺得漂亮,似乎一舉兩得。它不是假像,它們之間的關係沒有變化,“復活”只是人用自己的經驗對它表面形態的判斷而已。

張:你怎樣理解“ 微 / 生 / 物 ”這個選題?簡單聊一下。

陳:我個人覺得展覽有沒有主題不太重要。展出的作品是這幾年做的一些嘗試,在想法上也有很多不同了,很難去概括這些東西。策展人從媒介入手來命名,感覺比較安全,而且微、生、物三個字拆開也還挺有意思。

張:如果有害病毒感染你的情況下你有沒有有效的措施預防和制止?做作品實驗時有沒有失誤過?

陳:那要看是被什麼感染和被感染的原因。我們體內本來就生活了很多有害和有益的微生物,而且離不開它們。做作品時我經常擔心的是自己身上的微生物會感染它們。

張:你的作品過程時間長,觀眾只能感受到一個過程片斷。你的作品會用錄影和圖片輔助展覽展示嗎?

陳:呵呵我很喜歡這一點,在你無法感覺到的地方,每天以數百倍的速度在變化。我每一件新作品都是新生命的開始,它們不可能重復出現,只要還活的就充滿各種可能性。

已經死去的作品我才會把它們從生長到死亡的過程的錄影與圖片一起展出。

張:物化、死亡這些永恒話題是藝術家一直關注的,你也涉及對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思考嗎?簡單聊一下。

陳:我想只要人還是個生命,就逃離不了這些問題,當然不同時期不同人看法做法也會不一樣。

1  2  


下一頁沉波訪談:我在宋莊裏,也在宋莊之外上一頁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特別研究藝術家個體的當代藝術文獻展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美術文獻》雜誌77期
· 篡圖 ——方少華藝術的啟示
· 第七屆深圳雕塑雙年展——特別研究藝術家個體的當代藝術文獻展
· 陳友桐訪談:微·生·物
· 沉波訪談:我在宋莊裏,也在宋莊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