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國外藝術品基金有盈亦有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29 10:39:35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拉封丹的寓言《兩個謀熊皮的夥伴》的故事被人所熟知,兩個夥伴手頭缺錢,於是向鄰居皮貨商預售一隻還未被打死的熊的皮。然而,當他倆見到熊時,卻嚇得驚慌失措。生意以失敗告終,留下了“千萬不能圖謀出售一張還沒有被打倒的熊的皮子”的警示。

藝術品市場也是這樣的一頭“熊”,有人用這個故事來形容藝術品基金的運作模式。然而,有趣的是,正是以“熊皮”命名的藝術品基金卻在藝術領域掘得了第一桶金。

法國巴黎的熊皮基金(La peau de l' ours)是最早的藝術品專業基金,據説該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這家基金公司墻上挂了一張熊皮。1904年,法國金融家Andre Level找到12個投資人,每人出價212法郎購買一批畫作,其中包括畢加索、塞尚、馬蒂斯這些現代人的早期作品,在持有基金的期間,這些買畫人將畫作當作家裏的裝飾。1914年,法國藝術市場上演飆升神話,他們購買的這些藝術品炙手可熱,於是將這批畫作送上法國拍賣公司德芙歐上拍。最終,他們買到的這批藝術品總額上漲了近5倍,有的作品上漲幅度甚至達到10倍。這群投資者遇上了最好的藝術家價格上升的最好時機,可謂千載難逢。

另一個更為大膽的投資是1974年的英國鐵路局退休基金,在當時,其負責人克裏斯托弗•勒溫(Christopher Lewin)目睹英國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倫敦股市停滯不前,為了降低投資風險,決定從基金中拿出4000萬英鎊(等於今天的2億英鎊)投資藝術品,他一共購買了2425件藝術品,投資類型多種多樣,以降低運作風險,其中不僅有古典大師的作品,還有中國的瓷器。這筆金額佔投資組合的2.5%。從1987年至1999年,以這批基金購買的藝術品陸續在蘇富比成交,全部脫手。最多的是1989年,蘇富比在當時宣稱,那是“多年來最重要的單一藏家拍賣會”。其中,德國古典大師丟勒的版畫《聖母、聖子與梨》(The Madonna and Child with a Pear),估價為1萬至1.4萬英鎊,最終以1.045萬英鎊成交。然而,就在一週之後的蘇富比拍賣上,一幅同樣主題,保存狀態相當的丟勒作品上拍,作品估價為4000至6000英鎊,但最終僅以4400英鎊成交,不到之前作品成交價的一半。幸運的是,基金是在市場最高點時將這批作品脫手,年化複合報酬率為13%,遠遠高於同期的債券投資報酬率。

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花旗銀行、瑞士銀行、摩根大通以及德意志銀行都成立了專門負責藝術品投資的部門,為高凈值客戶提供藝術品投資的顧問服務。雖然他們建議投資的主要作品為印象派及現代主義大師以及古典主義大師的作品,但是當代藝術在其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些銀行建議客戶投資的年限至少為10年,在此期間,客戶可將作品借出,做展覽,以增加藝術品的價值,同時還提高了擁有這些畫作客戶的名聲。

在2005年至2007年,在佳士得與蘇富比前任負責人以及華爾街的財富管理人士的操盤下,有十幾隻藝術品投資基金將藝術品證券化了。他們將多件藝術品組合成為一個投資標的,讓投資者購買股份,這種方式和中國現行的藝術品産權交易所的模式是一樣的。這幾隻基金都以高凈值人士、退休基金及民營銀行為目標客戶群體,最低投資門檻為25萬美元。

其中,有幾隻藝術品基金僅僅炒作比較看好的年輕藝術家,並且購買足夠的作品,形成壟斷,以控制二級市場。有的基金將目標瞄準那些正在處理債務、離婚或者辦喪事的藝術品收藏家,只要有意出手,他們迅速奉上現金,爭取這部分藝術品能有效降低他們的運營成本,而且在賣出時也有很大的保障。

即便在金融危機之後也有很多新的藝術品投資基金成立,基金的發起人對藝術品基金都信心滿滿。其中,最為主要的有倫敦美術基金(Fine Art Fund)、倫敦藝術收藏基金、華盛頓埃文基金等。

在藝術基金髮展史上,曾經發生過多起以投資失敗告終的慘案,但很少被人提及。從1989年至1991年,巴黎國家銀行(Banque Nationale de paris)投資2200萬美元,以購買16幅法國及義大利的繪畫及素描作品。在7年之後,該銀行出售這套投資組合的藝術品,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作品最終的成交總額比購買時還少了800萬美元。

此外,紐約大通銀行發行了一隻價值為3億美元的藝術品基金,摩根•格倫弗爾(Morgan grenfell)發售過一支2500萬美元的藝術品投資基金,日本絲滿按揭公司(Itoman Mortgage corporation)曾投資5.2億美元購買了7300件包括雷諾阿等西方現代主義及印象派的繪畫作品,然而,這三家公司的投資基金都以嚴重虧損告終。每個公司都承諾,他們的運作模式需要20年至25年的有效持有期,才能獲利,但是誰願意花那麼長的時間等待一隻基金的出售呢?

下一頁郵品拍賣冷熱不均 天價背後關注趨勢上一頁宣紙緣何奢侈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三十期
· 百年公益 收藏非短期套利——訪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
· 西學為中——故宮藏絢麗的琺瑯彩瓷
· 搶“鮮”2011年秋拍(一)
· 顧繡之亂
· 沈夢榮:探尋中國古瓷之源
· 宣紙緣何奢侈
· 國外藝術品基金有盈亦有虧
· 郵品拍賣冷熱不均 天價背後關注趨勢
· 清道光禦瓷精品亦受追捧
· 江國垂綸 湖天花發——品讀王原祁《江國垂綸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