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當代藝術與瑞士情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05 11:08:04 | 出版社: 上海大學出版社

 

自“改革開放”以來,瑞士與中國總有著不解之緣。開放後,第一個與中國簽訂貿易合同的西方人是瑞士人:烏利·希克。他告訴我當時有很多西方人認為他是瘋了,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並且充滿危險的合同,但是希克做到了,這個第一份合同從此使希克在中國政治上有著某種特殊的意義,迄今他是中國政府的座上賓。此外,希克對世界總有著敏銳的目光,他是一個審時度勢的人,總能敏銳地把握那些重大的事。他在做中國大使時,十分關注中國現代藝術,清楚這些藝術家的未來,他是中國當代藝術最大收藏家之一。無疑,烏利·希克作為一名瑞士人,他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某種特殊的作用,迄今他將自己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在世界各地不斷地展出,這是他對這些作品未來的構想,也是他對中國的情懷,他是中國當代藝術積極的推動者,並在國際藝術界享有盛名。

第二個瑞士人是斯曼,他是國際當代藝術策展人,他以對已故父親的回顧性展覽的方式從此影響了西方現代藝術展覽的某種新的樣式,由他策展的連續二屆威尼斯雙年展顯得很是獨特。此外,由於他的作用,中國現代藝術也漸漸地被世界更加注意,他對中國現代藝術走向國際的作用是深遠的,迄今仍然意義深刻。

第三個瑞士人是勞倫斯,實際上從1985年他在上海復旦大學留學開始一直到今天,勞倫斯始終是中國當代藝術直接參與者,從1996年到2011年為時15年在上海的香格納畫廊,其影響力應該是廣泛的,迄今它是中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畫廊之一,他對中國畫廊的國際性運作起到了標桿性作用,並且迄今仍在影響之中。即現代藝術畫廊以展覽推動作品與社會見面,並且以國際藝術為主線,進行畫廊與藝術家之間的合作,香格納畫廊正是以這樣的模式在國際藝術界影響日盛,並成為21世紀國際最重要的畫廊之一。

顯然,同是來自瑞士的希克、斯曼、勞倫斯,他們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影響是深刻的,也就是説中國當代藝術與希克、斯曼、勞倫斯有著某種密切的關係,他們甚至是中國當代藝術一個重要的部分。

問題是來自瑞士這麼小的國家為什麼他們具有這麼大的能量?而中國如此之大,為什麼僅僅是幾個瑞士人就能對中國當代藝術具有這樣的影響力?是瑞士人的富有鋪墊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是他們的背後具有某種特殊的東西?還是他們對中國當代藝術有著一种先天的特定想像?

勿容置疑,瑞士人有錢並且注重藝術品收藏,同時關注有爭議性作品的收藏,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是希克、斯曼、勞倫斯天然的資源,也是他們得以施展某種理念的重要因素。但是中國有錢人並不少,收藏家也不少,不同的是,中國收藏家對藝術品收藏主要是文物或者古董,中國收藏家很少介入具有現代意義的作品,更不會碰那些有爭議的藝術作品,中國收藏家買進藝術品完全是建立在社會公認的有升值意義的經濟價值上的選擇,所以絕大多數中國收藏家對當時的社會基本沒有任何文化性影響,這是中國藝術品收藏與瑞士不同的地方。

文化不同,價值觀念不同,導致行為的影響力也不同。中國社會重商文化其影響力主要在經濟方面,而瑞士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行為,會有達達藝術,會對中國當代藝術有著特殊的影響力,這是瑞士人特有的一面。

但是一向低調的勞倫斯認為:“瑞士人做畫廊或者策劃藝術展覽實際上並不代表瑞士,瑞士人後面沒有背景,瑞士人不像美國人,美國藝術後面有一個強烈的國家概念,有政治內容,但瑞士有時連一個國家的概念都沒有。瑞士人做藝術不是為了瑞士,與瑞士本身的文化沒有很大的關係。例如斯曼,他就是他自己,他後面什麼也沒有,他自己也是跟著“蒙瑪”,而“蒙瑪”的後面有美國,所以他後面什麼靠山都沒有。瑞士對中國當代藝術的作用可能沒有這麼大,中國當代藝術如果沒有瑞士人參與,自己也會走出來,可能會沒有這麼大的力量,但是中國當代藝術還是會形成。”勞倫斯還説:“瑞士有一些藝術基金會,但沒什麼大的作用,現在瑞士人做一些藝術活動,但他們所作的一切並不代表瑞士。中國很大,又有很多人,而瑞士太小了。瑞士人對藝術熱愛,一個是他們比較富裕,一個是他們的生活習慣,他們買作品是出於心裏對藝術的喜歡。”

瑞士人的低調、執著、認真始終是他們的性格,即便他們做了一件很成功的事,瑞士人也會説“這與我沒有什麼關係”,瑞士人這種低調的性格有點像中國的“雷鋒”:默默地貢獻,做了也不會張揚。所以瑞士為“世界銀庫”也是有著充分的道理,要的就是這種低調。

這是一個不愛張揚卻勇於探險的國度,這個小國在很多方面具有驚人能量,這個彈丸之地深知立足的欠缺,故總是俯視世界以彌補上蒼對其的吝嗇。勞倫斯説:“瑞士人對新的事物比較敏感,他們不停地考慮別人怎樣,不停地想著國際現象,他們看世界看國際,需要知道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瑞士國家很小,真的沒辦法做事,瑞士人需要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對外部世界了解,不停地想著各種問題,所以瑞士人比較國際化,但同樣也有比較封閉的人。”

顯然,瑞士人的性格與當代藝術有著天然的聯繫,它就是國際化,它就是變化中尋找機會,它就是競爭中看到最好的東西,這也是當代藝術最基本的東西。

儘管勞倫斯在中國已經生活了20多年,但他還是一個瑞士人,儘管他的畫廊全部做中國藝術家作品,但還是一個在中國的瑞士畫廊。

1  2  


下一頁畫廊的挑戰上一頁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性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談 勞倫斯·何浦林的當代藝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