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書畫易得 佳紙難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29 13:31:41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張大千 墨荷 紙本水墨
 

洛陽紙貴,原指洛陽之紙,一時求多於供,貨缺而貴。而用其形容近期宣紙的暴漲再合適不過了。雖然其中不乏有炒作因素,但自古以來,就有“書畫易得,佳紙難求”之説,從在紙上書寫到在紙上拓畫、作畫,畫材底子的變化為繪畫追求筆墨表現效果開闢了新的天地。

名家愛紙催生精品

張大千對書畫用紙可謂癡迷,他經常在畫中題有“試乾隆內庫紙”、“偶得宣德紙一番”、“明紙一頁”等。在2008年的拍賣會上,張大千在1979年創作的《曉寒冷翠圖》橫幅上面題識有“……年秋日得乾隆內庫紙”,這説明張大千這幅畫採用的是乾隆內庫紙。從張大千的作品來看,採訪乾隆內庫紙的作品往往都會有比較不錯的成績,像朵雲軒拍賣行在1998年秋拍推出的《松林高士》,成交價為19.8萬元,其採用的也是乾隆內庫紙。張大千對於乾隆內庫紙有過這樣的評價:“乾隆內庫紙臨畫,紙墨相發,亦自生動有致,古人最重佳紙,信然。大風堂雲文房四寶,楮公當居第一。大千居士題記”。

在成都時,張大千專程到夾江試製“大風紙”,還親自設計花邊和暗印以示不同。他的一些作品雖然沒有紀年款,但通過用紙也可以對於創作時間有一個大致的判斷,這無疑成為了書畫鑒賞界的一段佳話。像2008年拍賣市場上出現的一幅張大千《墨荷》,估價50萬至70萬元,成交價為179.2萬元。其題識為:“一瓣真成蓋一鴛,西風卷地僅能掀。花枝大(力)爭獅子,丈六如來踏不翻。得波羅紙試寫此。風韻殊不減青藤道人,定有嗤予狂奴故態復作者。爰。”此次大千試用台灣造紙業者的新發明,用鳳梨(鳳梨)葉的纖維製成所謂的“波羅紙”。張大千認為“潑墨留筆不減乾隆內庫御用也”。因為此紙甚為托墨,將墨色的濃淡表現得韻味十足,於是使用了徐渭的水墨大寫意法。全畫墨色淋漓、用筆恣肆,可見其一氣呵成的暢意。荷葉不勾脈、荷莖不加點,乃大千認為畫上的筆情墨趣已然具足,不必再加粧點或遮醜。

不僅是畫家愛名紙,藏家也往往用佳紙來請名家作畫。啟功藏有一卷宋代藏經白麻紙,流傳千載,質地堅韌無損。上世紀70年代,他將此紙贈送積翠園主人陳英,後來,陳英出此紙復請海內名手染翰揮毫,遂成墨林奇葩。此卷以吳作人起手,黃胄繼寫新疆舞步與飼雞兩段,筆墨灑脫,人物深情躍然紙上,精妙絕倫堪稱生平力作。後王雪濤、李苦禪等名手皆以平素擅長之題材應命,啟功細寫朱竹坡石收關。通卷滿目琳瑯,各盡其妙,令人目不暇接。李可染書“墨林集錦”四字引首,始稱完璧。在2010年的拍賣市場上,這幅手卷估價120萬至200萬元,成交價則達到了1232萬元。

1  2  


下一頁中國應培育藝術基金會存活的土壤上一頁解讀享受型收藏——訪錢幣收藏家儲俠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二十八期
· 走出亂象,完善藝術品産權交易機制——訪湖南省文化廳廳長周用金
· 戰國兩漢漆器 下
· 壽山石面面觀
· 天價琺瑯彩瓷的秘密
· 解讀享受型收藏——訪錢幣收藏家儲俠
· 書畫易得 佳紙難求
· 中國應培育藝術基金會存活的土壤
· 生肖郵票扛大旗 郵市炎夏涌熱浪
· 《華祝三多圖》引領“海派”繪畫的上升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