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本對藝術市場的影響 雖然目前金融資本在拍賣市場中還是買的少,賣的多,但也有聲音擔心,這些正在試水的資本一旦實力擴大,從目前的25億元,增加到250億元,那麼容量並不大的拍賣市場,價格體系是否在資本的高壓下被瘋炒到一個令人無法想像的空間?而目前以個人藏家為主要購買力的格局又是否會被打破? 陳波認為,即便未來會有更多的金融資本涉獵到藝術品領域中,但這些資本沒有惡意炒作市場的動機。“基金管理公司不只管理一隻基金,如果炒高一隻,看上去獲得收益了,但是,這個門類被你推高,那你下一隻基金的成本就會增大。”用陳波的話説,這是自己給自己設置障礙。陳波説,金融資本的進入,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藝術品價格,但由於這些資本大多比較理性,在風險控制、投資流程等方面,會考慮到收益、風險、市場、宏觀等方面因素,並設定一個價格區間,不像個人買家那樣出現腦子一熱後的“意外價格”。 陳波還説,基金要對投資人負責,它在投資策略上會要求單幅作品的投資額不能超過整個基金額度的20%-30%。因此,如果一隻兩億資産的基金,對於單幅作品也最多能投入4000萬元到6000萬元人民幣,超出這個價格範圍,投資的風險因素將加大。 趙祥龍也表示,旗下的兩隻基金只追求合理回報。“比如,100萬元買入的資産,130萬元賣出,我們就認為是合理的回報,如果賣到300萬元,就是不合理的回報。” 而趙祥龍的合夥人張深遠認為,藝術品本身就具有資本化的潛質。做期貨出身的張深遠解釋説,首先,藝術品資産需要資本的退出機制,比如通過拍賣,可以讓投資人了解從哪退出,和退出的週期大概多久。其次,藝術品投資具有想像空間。第三,市場有穩定性。這三個條件都是資本化不可或缺的條件。 張深遠説,藝術品的資本化之路一旦成熟,必將對整個藝術品市場産生影響。“至少對國內未來藝術發展方向起到導向作用。” 張深遠並不擔心自己的藝術基金銷路怎樣,他認為,基金在某種程度上分擔了政府應該在文化領域中承擔的作用,比如藝術發展方向的確立,年輕藝術家的培養。因此,他希望資本能夠獲得國家肯定的同時,能夠獲取更多實質性的優惠政策。“我們需要更好的空間。” 張深遠説,目前的藝術品市場,雖然有50多只基金,但是還是以個人資本為主,金融資本暫時起不到決定作用。未來市場由誰主導並不好説,“即便會有一天金融資本實力強大,但就好比現在的股市,是機構厲害還是散戶厲害?如果單從個體看,散戶一定拼不過機構,從市場總體的資金量來説,機構的多還是散戶多?一定是散戶。藝術市場也是這個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