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憶非典時間 陳曦的這批作品,主要的圖像是一台電視機,以及電視機裏面出現的主要跟中央臺《新聞聯播》節目相關聯的畫面,這些畫面已成為我們集體的歷史記憶。在這樣的“電視機—新聞聯播—集體歷史記憶”的關係中,我們似乎在一種“儀式化”的過程中完成我們的日常行為和記憶。在播與看的過程中,圍繞著播什麼與看什麼,怎麼播與怎麼看,一種規約和被規約的關係在“儀式化”的過程中被穩定地建立起來。 “新聞聯播”式的電視圖像傳播,以“儀式化”的方式呈現于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通過種種“儀式化”的場面,強化為集體性的“歷史記憶”。而一定歷史時期的中國百姓生活,也被這樣的“新聞聯播”而具有了“儀式化”的特點和意義,以儀式化的生活方式接受著相關的“公共事件”及社會文化傳播。“新聞聯播”是一種儀式化的表意方式和民眾儀式化的接受行為的共同産物。這種種的“儀式化”包括: 時間:中國人生活方式中的黃金時間19:00-19:30,這種被選擇和規定的“黃金時段”最終被賦予了中國民眾生活中主要日常儀式的內容,圍繞著這樣的時間和可能的中國社會政治的內容發佈,民眾産生著日復一日的期待心理,中國民眾的晚飯或晚飯前後,關係著中國社會、政治、思想和行為的“官方”傳播,是大家每一天繞不開的“儀式”。 形象、面孔、聲調、語速、音樂、表情和服裝:這是一種高度穩定性和規定性的儀式化呈現,民眾在熟悉的聲調、語速、音樂、表情、服裝、形象和面孔中感受著一種被深深賦予的國家、政權的威嚴和權力。作為官方形象的代表,《新聞聯播》對主持人形象的選擇十分嚴格:形象端莊,正襟危坐,表情嚴肅、平靜,語調低沉,語速緩慢,這種模式長期以來被格式化了。所有這些處理,其實都在製造一種儀式感,以強化我們對重要歷史事件的記憶。 內容發佈:被規整化了的國家事務發佈體現為一種儀式化傳播方式,中國民眾在這樣的儀式化過程中與這樣的內容構成了一種儀式化認同和儀式化解讀的關係。一種不容置疑的發佈,形成了波浪傳導式的傳播,形成了一層層的擴散式儀式的影響力。漸漸地,我們發現,某些歷史片段、某個時代鏡頭,已深深刻在我們腦子裏,成為我們揮之不去的記憶。慢慢被塑造而成的這些記憶,已不屬於我們自己的,而是屬於集體的、時代的和歷史的記憶。 電視機:電視機往往是中國民眾家庭中的視覺中心,在特定的歷史時段裏,甚至到現在,電視機都是很多家庭的一個最中心的地方——“現代化”、“財富”、“身份地位”的象徵,甚至可以説電視機像家裏的一個“神龕”。圍繞著電視機及由它“發佈”出來的社會政治、國家事物等的內容,成為民眾生活中重要的日常儀式。 我們的日常生活就這樣被儀式化,我們的歷史記憶也是這樣被儀式化。 陳曦的18個歷史階段及事件的18件作品,就是這樣通過不同歷史時期的電視機所呈現出來的《新聞聯播》的歷史圖像,成為了我們儀式化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