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探尋當代藝術的收藏脈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05 09:43:23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三峽新移民-劉小東 張蘭藏品
 

收藏只選績優股

張蘭(俏江南董事長)

張蘭是收藏當代藝術比較早且前衛的收藏家之一。她似乎把企業經營中的開拓精神付諸於當代藝術的收藏,其關注的作品形式多樣,包括油畫、雕塑、裝置、影像等不同媒材。“它們能帶給人們一種灑脫、自由、極其個性的精神,仿佛透露給我們很多‘未來性’資訊,好的作品融入了藝術家的力量和思想。”在秋色宜人的午後,她靜若秋水般描述著自己的收藏體驗。她強調,既是“當代”,就應該具備一種引領和創造性的姿態。

目前,她大約擁有兩三百件當代藝術藏品,其中不乏國內外的名家名作,包括達明·赫斯特、安迪·沃霍爾、白南準、黃永平、陳真、徐冰、蔡國強、方力鈞、周春芽、張曉剛等藝術家的作品。她的收藏比較“隨性”,沒有專業的藝術品經紀人,完全依靠自己的直覺和對藝術的理解,她會綜合考慮藝術家的藝術造詣、修養和作品的文化內涵等因素。在她看來,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便決定了一個收藏家的收藏脈絡,其中獨到的眼光尤為重要。以達明·赫斯特為例,張蘭收藏了他的《藥片》、《手臂》等作品,包括最近收藏的《手術刀》,她看好作品中傳遞出的“力量感”,認為整個作品無疑具備前瞻性。

“如果把藝術品比作股票,我看不準潛力股,只選績優股。”她笑言。其收藏標準有三:選擇世界上有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作品;首選藝術家的精品之作;對於優秀的高産藝術家,她會限定購買作品的數量。看似簡單的評述,其實背後做足了基礎功課。“有影響力比較優秀的藝術家,我會關注其近10年作品價格的走向、變化,並對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對比。”可見每件藏品都是由張蘭精挑細選而來。

張蘭的藏品主要通過拍賣購得,整體而言,外國藝術家的作品較多。通常,國外的拍賣預展她都會親自去看,中意之作則志在必得。

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她購買了大量作品。但由於藝術品市場欠成熟,藝術行情未免“瘋狂”,失掉理智後無法自控,張蘭心痛作品被拋到天上扔到地上的境遇,“那是對藝術的褻瀆”。所以,她現在就不太關注國內市場。張蘭説世界的“創造”之關鍵不是市場,而是藝術,其帶來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源自於藝術家思維的無限自由度,也正是藝術家的偉大之處。她鄭重地説,“藝術家值得被崇拜”。

1  2  3  


下一頁當代中國畫悄然走進西方市場上一頁春秋版畫博物館 風雨春秋事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10/11期
· “綠色畫家”姜宏光——開啟藝術環保之旅
· 尋找2010年秋拍市場機會
· “襄樊銅人”引發的質疑
· 尋找藝術品價值洼地系列之三:影像的拍賣與收藏
· 中國珠寶收藏 漸與國際接軌
· 春秋版畫博物館 風雨春秋事
· 探尋當代藝術的收藏脈絡
· 當代中國畫悄然走進西方市場
· 郵票再度攀升 金幣強勢畢露
· 大都會博物館讀畫記(一)——王蒙《雲林小隱圖卷》
· 強化中國當代藝術的自我話語權——訪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孟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