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中學會“舍得” 唐炬近年一直致力於繪畫本身的藝術性研究,藏品大都出自國內實力派畫家之手。如上所述,個人資金的有限性也決定了藏家需要對作品進行取捨,以便保證整體收藏的完整性。本次春拍中,唐炬上拍一件5年前與朋友共有的重要作品,最終以5000多萬的價格賣出,他説這樣的投資行為可以充實自己的資金,換回更需要的藏品。 這次拍賣中,他將重點轉移到在自己收藏系列中缺少,在市場中不太火熱而學術方面較重要的作品。他以較低的價格購得徐曉燕上世紀90年代一件作品,其同系列曾在全國美展獲重要獎項,是唐炬春拍的6件藏品中比較得意的戰利品之一。諸如此類,還有段正渠、段建偉,以及年輕藝術家邱炯炯的作品。 通過“舍”與“得”,唐炬始終在做藏品梳理,他願意從繪畫本體的角度與層面調整作品收藏。在他眼裏無所謂“當代”或“寫實”,藝術家的選擇很重要,他更看重藝術家在中國美術史上的位置。唐炬主要收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藝術家架上作品,如陳丹青、王沂東、何多苓、冷軍、郭潤文、徐芒耀、龍力遊、閆平等,是中國當之無愧的實力派群體代表,以後他要投建的美術館也會以這個時期的藝術家作品為主體。唐炬説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當然也不否認新生代藝術家,只是自己的收藏重心不在於此,偶爾碰到亮點也不保守。 億元價格繼續攀升 對於即將到來的秋拍,唐炬表示對秋拍抱有信心。大浪淘沙後留下的是真正有實力的、重要藝術家的優秀作品,拍賣效果、價格、成交率等會更紮實。如果説之前所謂的“中國當代藝術熱”有外部勢力左右其中,那麼現在已逐漸轉變為中國人自己主導和擁有話語權的時代,我們自己將對藝術進行價值判斷、學術定位,包括情感和經濟支撐等,會形成良好局面。 拍場上激動人心的狀態源自對作品價格的不確定性、意外性和無法駕馭性。就像唐炬所説頂級藝術品的唯一性決定了它的特殊性,好作品沒有價格標準。拍場中幾個人對同一作品角逐競拍,其結果難以想像。這完全由競拍者對作品的擁有願望和可支付金額而定,屬比較感性的選擇。最終從拍賣師口中念出的抽象數字正是後面的迷霧造就的驚喜。現在中國藝術作品已跨入“億元時代”,但仍有很大升值空間。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強大,關注中國藝術的富有人群和機構、企業的遞增,這些成為創造“億元時代”的先決條件。“西方藝術的最高峰點已達到1億多美元,中國藝術品達到10億人民幣不是沒有可能”,唐炬堅定地説。拍賣場中,不存在所謂的陷阱,有實力得到,他就是贏家。再通過努力讓藝術品成為重要美術館的館藏品,那藏家就功德無量了。 積累中找到“心動”的感覺 唐炬的收藏之道是:不能抱著過高增值預期投資,他説,“那不靠譜”。首先要學會面對作品本身,用眼睛和心靈體會它帶給你的感受,再考慮擁有它,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附屬品——投資回報”。這樣看來,回報與收藏家似乎是一對冤家,最終卻能做到殊途同歸。唐炬指出在中國能用“藏家”評論的這個層面非常小,做收藏先要明白自己的層面和定位。比如僅是彌補裝飾空間的需要,屬於消費型投資。藝術品屬於視覺藝術範疇,應循序漸進,在眼睛和畫面的交流中多摸索,選擇能夠捕獲自己眼睛和心靈的作品。建議選一些價格不高(5萬至10萬人民幣),繪畫性不錯,有增值空間,能打動自己的作品。在積累中找到感覺,一定量後會逐漸對藝術收藏形成方向。還要了解藝術家的來龍去脈,不能盲目聽從“財富”神話,每個藝術家有不同層次的作品,同一藝術家相同尺幅的作品價值會有天地之別。積累達到一定量後,就要根據收藏有目的地做減法,在梳理中自然天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