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飛揚的篆書——讀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藏白石老人篆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6 14:04:40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被湘學大師王湘綺譽“乃唐人絕句之上乘”的李頎詩:“為政心閒物自閒,朝看飛鳥暮飛還。寄書河上神明宰,羨汝(爾)城頭姑射山。” 在白石老人的筆下成就了行筆飛揚的篆書精品。此幅書法目前收藏在美國華盛頓的弗利爾美術館,是美國猶太人安思遠(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捐贈給弗利爾美術館書法品中的一件珍品。

白石老人的書法以行、篆最為人們所稱道,而這幅篆書體現了他書法中的幾個特點,故在此僅以篆書論之。

其一,字有畫意。著名評論家郎紹君先生講齊白石書法:“字有畫意,是齊白石書法的一大特點。”字有畫意,畫存書風,齊白石詩書畫印相互配合、彰顯,形成完整的藝術創造和審美特色。從此幅書法來看,字的結體隨意和行筆流暢,結體的張弛、欹斜、多姿明顯得益於他對繪畫構圖的理解,巧拙之中有著精心的設計,似欹反正。結字大開大闔,結體上疏密對比強烈,他對篆書的疏密形式把握能力在近現代書壇無人能出其右,這也是與其身為畫家有關。齊白石又將篆書書寫成含有篆刻的構成意味,和篆刻相得益彰。其用筆改方起為圓起,改尖收為平出,轉折加重頓筆,縱橫塗抹,不與點畫細微處斤斤計較,既有秦篆的雄強樸厚,又有以古為今的生氣。在老人筆下篆書整體氣息剽悍矯健、氣勢雄偉。使篆書這個古老的書體在他手中變得生機勃勃。

而作為“字有畫意”的“畫家書法”在書法尤其在書意上與“書家書法”有著明顯的區別,“畫家書法”的代表人物,如金冬心、鄭板橋等注重“神”意,將畫的“寫意”融匯于法書之間,往往産生出形神兼備、神采飛揚的作品。從“書家書法”相對應的“求法度”、“尚形質”到“畫家書法”的“求神采”、“講畫意”是一種藝術追求的進步。不講今天,就是古人論書法也提出:“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而齊白石恰恰是一位重視“神采”與“形質”的大家,可貴的是他還是“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的,游離與“似與不似之間”真正頓悟的藝術大家。古人的技法和觀念一經老人之手的融洽,便都吐納了自我的氣息:暢適縱肆而大開大闔,疏密對比,反差強烈。這些綜合因素,共同構成了其篆書體勢的瞟悍、矯健,陽剛式的美,“齊篆”是繼吳昌碩“石鼓書法”之後,獨一無二的一種大方美的典範。

在追求“神采”的同時,老人“以俗為雅”的審美理想也反映到他的書法中,雖不如畫和詩那樣顯見,但在齊白石老人的書法作品上還是隱約體現出來的,那種跳躍在書體勢上的“放”的意韻之美,的確是令人感動的。他的篆書作品多夾雜隸、行和草的筆意。從這一方面來説,他和鄭板橋又有聲息相通之處,只不過鄭所表現的是以行意為主,而齊白石以篆意為主罷了,齊氏篆書實際上也是“六分半書”。如此幅行筆十分流暢,是“畫人之書”的典範。這種帶有“吶喊”型的“飛揚”如行書用筆的篆書,也只有在老人的筆下才會有這樣的生命,這種帶有畫意性的書體確成就了老人篆書的獨特性。

其二,無法之法。他講“我書意造本無法”,那是他強調在書法創作中自立門戶,不依傍前人的原創意義,但並非真的“無法”。在品讀中感到的是篆意,也是有章可循,但又是前無古人的寫法。老人書法師承的軌跡是老生常談了,但又是不得不談的話題。老人的篆書主要取法于印章和東漢、魏晉南北朝之際兼有篆隸結體與韻味的碑版。齊白石中年時曾認真用硃筆勾臨趙之謙的《二金蝶堂印譜》,為了學習治印,也是由此入門識別篆字。他的篆書字體不是規範的小篆,也未上溯到金文甲骨,而是在篆隸相間中抒發豪邁、放逸、自由創造的精神意趣。由於書法觀念上受到清人尚碑風氣的影響,所以用筆上多側鋒方筆追求碑意,齊白石在藝術見解上最推崇“獨造”,並且身體力行。他曾説:“刻印,其篆法別有天趣勝人者,唯秦漢人。秦漢人有過人處在不蠢,膽敢獨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繩墨,而時俗以為無所本,余嘗哀時人之蠢,不思秦漢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獨到處,如今昔人見之,亦必欽仰。”因此,他的篆書雖然基本上是合乎篆法的,但其筆意有著與傳統篆書卻有著許許多多的不同,非平正端莊的書體,非上下一致的運墨,非粗細相近的筆線……李邕有句名言,叫“學我者死,似我者死”。這句話為齊白石所沿用,成為終身不二的金科玉律。他的“齊氏篆法”也真是思想和實踐的範例。

其三,膽敢獨造。研究齊白石,最關鍵之處是要看到他在詩、書、畫、印這四個相關藝術門類之間的吞吐,由此才能揭示其篆書的內蘊與審美價值。他的詩、書、畫、印在審美學上相互依存,書印猶出一體。他把視點定在鮮為人取法的奇古恣肆、淩厲險絕一類的《天發神讖碑》,取法秦漢急就的隨心,從中採挹屬於自己的美感表現。齊白石書法最難能可貴的是其從古代書體中提煉出的樸野之氣,“衰年變法”之後的作品更映照著他的本心。在他眼中,藝術本是痛快事。這可從他的詩、書、畫、印和方行舉止中進一步了解。 齊白石之所以成為齊白石,其中重要的一點是他永遠保持著藝術家可貴的良心,以及作為一個有性情的畫師那種大愛大惡的“是非”之感。他的這些特徵感動了自我,更感動著愛他的人們。有人講:“老人爛漫天真、體物入微、禮讚生命幾乎是他一生藝術的永恒主題。沒有‘愛’,便沒有齊白石;沒有執著的個性之‘愛’,也沒有齊白石。齊白石是用‘愛心’自如地歌吟他的詩、書。畫、印的。因此,如果我們不能以童稚般的‘天心’與‘真眼’去貼近這位藝術家的心靈,我們就很難理解乃至熱愛他的藝術。”畫如其人,文如其人,書更如其人,在他飛揚的篆書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痛快瀟灑的大師……

下一頁收藏潛力股:新媒體藝術上一頁杜平:散盡千金換古玉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五期
· 第二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將於今年11月召開——專訪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總經理祝君波
· 群雄逐鹿--中小拍賣公司如何脫穎而出
· 誰來承擔拍賣品瑕疵的擔保責任
· 獨具特色的法國拍賣
· 兩場“白手套”專場引發犀角井噴行情
· 杜平:散盡千金換古玉
· 飛揚的篆書——讀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藏白石老人篆書
· 收藏潛力股:新媒體藝術
· 謝稚柳作品市場投資分析
· 藝術•城市•生活——上海世博藝術一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