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作為“從電影看:當代藝術的電影痕跡與自我建構”展覽項目的台灣論壇,“一個台灣當代錄影藝術的電影週末”即將在北大舉行,台灣老、中、青三代影像藝術家及策劃人出席,由此,此項目的展示及論壇部分將告一段落;其中所涉及到項目的所有命題,關於華人藝術歷史中“創造性”的使用影像媒介作為工具及觀念延伸的形態等:如敘事、文化、實驗、現場等,自然有了更多可供談論與産生爭議的工作基礎。 2010年,《當代藝術與投資》“史無前例”的陸續製作了三期“注目”專題,都與影像藝術的概念、命題及創作實踐的討論有關。分別是第3期的“後殖民症候”,節選自第三屆廣州三年展的《讀本3》,集中討論了東南亞與中東的實驗電影、錄影與紀錄片;第4期是“從電影看”展覽文獻專題,集中研究及梳理內地及台灣部分;本期是特邀藝術家及評論家曹愷策劃的“亞洲實驗電影”,集中、及時勘察了“亞洲實驗電影”的源流、現狀及創作個案分析。 通過前面三個週期的工作,我們試圖在國內、中文領域內發起這樣的一個命題傾向,即廓劃在華人藝術歷史線索中的當代影像藝術家(活動影像),是如何在意識型態主導下的、資本市場主導下的影像生産中,革命性的展開“第三種電影”的藝術創作的行動,尤其是將影像生産視為社會行動與實踐的利器。 事實上,這一看似“強加”于華人藝術創作系統中,在概念整理上最為摸棱兩可的“影像創作”,在近二十年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已經與複雜多變的現實保持著最為緊密的關聯,無論是從技術、觀念或社會責任種種意識的覺醒都是如此。 在我看來,1990年代以來內地的獨立紀錄片、電影、與藝術家的影像創作,都共同勾勒出了一種“超藝術視覺化”的批判圖景,在那些游離在傳統藝術(文化)視覺中的審美習慣,及當代藝術融入全球利益分配下的制度化了的現實中,尤為“突出”且難以一言界定。影像藝術的創作,在現階段的中國藝術史的闡釋類別中很難找到其準確定位,將其籠統轉化為行為表演的記錄工具、或接近繪畫式的視覺邏輯等都無法清晰解釋,只有將其容納進近二十年激烈的社會(文化)變革中才可以得到創作線索的某些特徵。近年,“藝術家的電影”現象的大量出現,又導致一種新的影像美學的出現與舊的美學的決裂。 回到問題的起點,一本中文藝術雜誌如何能在資訊爆炸的今天確立自己的工作定位及方向,我們同樣困惑於此。 明顯矛盾的是,我們一方面要解決自身工作的立場及“個人關懷”,另一方面必須要面對更為廣泛的各個層次及需求的讀者與受眾,在當下文化現實更為迫切的一些因素下,選擇前者的比例也許比後者要更大,儘管其中有明顯的忽略經營、成本等所有危險的考慮。我們希望能誠懇的表達某種歉意,為我們的一意孤行與狹隘的、不成熟的立場。至於我們持續性的工作,我想是為了不斷的前行而必須製造的浪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