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郎基羅 基督復活 當代畫家各領風騷 除了老一輩油畫家素描作品在市場上的搶眼表現外,當代油畫名家的素描也頻頻亮相拍場,如陳逸飛、陳丹青、艾軒、王沂東、何多苓等作品都受到市場的極力追捧,他們的素描作品不僅進入拍賣市場數量較多,而且價格攀升也較快。如岳敏君的《頭像》在2009年12月浙商拍賣上成交價為14.56萬元;2009年北京華辰11月秋季拍賣王沂東的素描作品《美麗鄉村——吉日》成交價為48.16萬元;同是王沂東的素描作品《思》在11月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拍得23.75萬港幣(折合20.92萬元);而同場拍賣素描作品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要屬曾梵志1998年作的素描《面具系列》,尺寸不大,卻拍出了170萬港幣(折合149.77萬元)的高價,創下了09年度國內素描拍賣的第二高價,同時也創下了藝術家紙本作品全球最高拍賣紀錄。由此可見,當代畫家的素描作品在藝術市場中的強勁實力。 從以上國內外素描作品的高價拍賣紀錄來看,素描作品開始日漸受到市場、藏家的關注及進一步的認同,特別是素描拍賣市場其中這幾個重磅炸彈的投下,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素描收藏的熱情,使得這個新興投資點又再一次成為關注的焦點。究其原因,從這些天價成交紀錄來看,作品的“稀缺性”造成的價格杠桿效應非常明顯,像之前提到的拉斐爾的素描《繆斯的頭像》、米開朗基羅的素描《哀悼的女人》,這些精品都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重新面向世人,對外公開露面,這是引發藏家關注的重要原因。而且,拍賣公司目前徵集這種珍品、精品的機會已越來越困難,精明的藏家更不會放過這樣難逢的好機會,下手果斷堅決,使得素描作品的價格一漲再漲。由稀缺性造成的高價效應在中國同樣表現得較為突出,像王式廓《血衣》的手稿,這樣在美術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作品拍出高價也就不足為奇了,雖然整體經濟壞境不景氣,但是老輩藝術家的素描作品較之以往也在穩健的小幅抬升;又如像曾梵志這樣已被市場認可的當代藝術家,其在油畫市場上的堅挺表現也勢必帶動其素描作品的價格增長。 素描藝術性被認可,潛力無限 目前,相較于國外,素描在中國藝術市場處於起步摸索的狀態,從過去幾年的市場發展狀況觀之,從未來的發展趨勢而言,素描必將成為收藏投資的一個重要門類,具有相當大的上升空間。在逐步確定了素描作品獨立的藝術價值之前,它一直被視為國、油、版、雕等藝術門類的附屬品而存在,是藝術家正式創作前的習作或研究草圖而不為人所重視。到了近代,人們的觀念才逐步改變,逐漸認識到紙質繪畫同樣具有豐富的藝術性和完整的藝術價值,其審美功能逐漸被人們發現並認可。素描就其藝術性而言,當然可作為與油畫同樣的單獨藝術品,其中也賦予了藝術家同等的智慧和才情,當市場中大多數人普遍對此有所認同的時候,必將會帶動其市場價值的升溫。另一方面,正是由於素描是藝術家草創初期智慧的結晶,當種種原因其相應的油畫、版畫或雕塑作品被毀時,素描此時可作為藝術家珍貴的手稿被收藏,填補了藝術史及收藏的空白。從更為學術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素描、速寫還是草圖都生動地反映了藝術家是如何從量變到質變,從啟蒙到成形、成熟的過程,素描為一個成熟藝術家漫長的藝術人生路打下根基,成就了大師們的藝術品位,是判斷藝術家藝術水準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如米開朗基羅精準紮實的線條、拉斐爾柔和婉約的筆觸;徐悲鴻的灑脫,王式廓的真摯,吳冠中的細膩,王沂東的樸實,艾軒的抒情等,使其描述的對象所具有的深刻和隱密的品質展現無遺,成交價格也十分可觀。因此,無論國內外,兼具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的素描作品不難拍出高價,這些其自身的特質對素描市場價格的增長和提高起著相當大的主導作用。 結合當下各種跡象表明,想要收藏投資正確,無論是在整體經濟情況良好的態勢下還是在金融危機的籠罩中,不僅是在油畫、雕塑等這些較為成熟的藝術品市場,素描市場中的流動資金也會趨於向那些獲得市場認同、藝術價值明確、資源稀缺的精品傾斜。但這並不是就説一定非要購買大師精品不可,避開市場上的熱點進行素描的投資和收藏也未嘗不是明智的選擇。就目前而言,素描價位較之油畫等藝術品相對低很多,素描作品有效資源的稀缺,也勢必成為後期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制約,價格在現有基礎上仍會呈現持續攀升的態勢。因此,持續關注素描市場,關鍵時刻出手收藏,也勢必會獲得不小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