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攝影雙年展:靳宏偉中國當代攝影收藏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5-10-16 22:25:08 | 文章來源: 希帕畫廊
展覽海報

藝術總監:王璜生

策 展 人:蔡萌

開 幕 式:2015.10.16週五

展覽時間:2015.10.16-11.29

展覽地點: 希帕畫廊(北京)

藝 術 家: 高氏兄弟/陳海汶/劉立宏/李志國/袁順/老皮/海波/陳家剛/張大力/封岩/張洹/洪浩/王慶松/姚璐/何雲昌/榮榮&映裏/潘鉞/駱丹/付羽/邱志傑/劉錚/魏壁/崔岫聞/楊福東/黃慶軍/王寧德/劉勃麟/阿鬥/王軼庶/桔多淇/佔有兵/敖國興/曾憶誠/孫略/黎明/張巍/李俊/邸晉軍/于洋/張晉/劉曉芳/張曉/姜一鳴/于筱/盧彥鵬/黃曉亮/鄔樹楠/任航/英吉(年齡為序)

2011年“原作100:美國收藏家靳宏偉藏20世紀西方攝影大師作品展”(巡迴展)成功舉辦之後,靳先生的西方攝影大師照片原作收藏規模,目前已達到2000件的規模,基本奠定了他在華人攝影領域成為收藏第一人的地位,至今尚無人撼動。

“原作100”之後不久,靳宏偉先生便開始將他的收藏方向發力“中國”。每當見面聽到他提及又收藏了某個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時,我以為,建立一個系統的中國當代攝影收藏對於靳先生來講,只是個時間的問題。但讓我沒想到的是,他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在短短的三四年時間裏,他僅就中國當代攝影的收藏部分,就已經超過300件,並幾乎涵蓋了自上世紀90十年代以來的五十多位重要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本次展覽,就是從中挑選了部分精品圍繞“從圖片到照片”這一主題進行展示。

回首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當代攝影,是經過80年代混沌的激情之後,在90年代的中國社會進入了“改革開放”新階段,從而開啟了一系列觀念和語言的變革。

進入90年代以後,隨之暴露出來的各種社會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的表現在城市與農村的各個角落;與此同時,消費社會、城市化的症候也開始在中國顯現;此外,從“主旋律”到“底層敘事”;從宏大敘事到個人敘事等諸多新事物開始雜糅在一個共同的時空當中。一系列新的課題擺在藝術家面前。當理想和激情退去,人們開始回歸理性,一場醞釀許久的“紀實攝影熱”開始出現。同時,一種作為當代藝術的攝影——“觀念攝影”也隨著美術思潮的變化,進入一個實驗的活躍期;這一時期誕生的作品,無論從表達主題、思想方法,甚至是表現手段等方面都出現了較大飛躍。在這個意義上看,我更願意將這一時期看成中國當代攝影形成了一小波“新浪潮”。因此,如何重新看待這個“改革開放”新階段的大時代背景下,當代藝術家個人的社會觀察、個人經驗,和個體的自我觀看與官方的新聞報道和以沙龍業餘美學趣味為主導的攝影話語模式,及其背後的龐大群體與權利運作機制之間所形成的話語張力關係;同時,如何重新審視當時的西方當代攝影的視覺經驗和思想方法與中國當代藝術家之間構成的參照模式,並如何判斷其在彼時中國現實中的意義與價值,就構成了評判該時段內中國當代攝影的重要指標。

除此之外,90年代以來的中國當代攝影暴露出來的最重要問題是攝影本體語言的缺失問題。因為,我們幾乎很難看到中國攝影家建立在攝影媒介、工藝、材料基礎上形成的攝影本體語言探索,缺乏與影像的物質媒介載體之間建立關係,以及建構在這個基礎上所形成的攝影認識。攝影家們似乎更關注于攝影的圖像語言(或圖示語言)。他們更在乎用攝影“説什麼”,而忘記了“如何説”。以至於,在很多藝術家眼中,他們常常認為自己的攝影作品是一種帶有觀念色彩的“圖片”——“觀念圖片”。然而,在“原作100”這個展覽中,我們則不難發現,無論是從約翰·巴爾代薩裏(JohnBaldessari)到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還是從從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到南·格爾丁(Nan Goldin);乃至到莎莉·曼(Sally Mann)。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輕易發現,除了其中蘊含的深刻觀念性與豐富圖像經驗,還極具攝影屬性或者照片屬性。所以,“照片——圖片”這一潛在的認識差別,就構成了中西方當代攝影間最大的差距。

然而,最近幾年,中國當代攝影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轉變;一方面,一批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活躍的藝術家,越發顯得成熟,如王慶松、劉錚、王寧德等,體現在他們對自身所處的社會現實有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對攝影媒介的突破性嘗試也越來越體現出深刻的反思與理解;另一方面,出現了以付羽為代表的一批通過對西方攝影傳統中“直接攝影”(straight photography)的研究,並開始圍繞大量原作去學習和建立認識,進而圍繞一種基於攝影手段而展開的側重攝影媒介自身特性和本體語言探索與實踐的藝術家;此外,一批“海歸”和本土新成長起來的年輕攝影師們,他們有著對攝影更加全面的知識結構,其作品呈現的狀態也更輕鬆多元,並突出體現為對作品呈現的完成度,以及駕馭和控制能力較之前輩的藝術家們更為全面。在這個意義上看,從圖片到照片的回歸,已經悄然成為近幾年中國當代攝影最關鍵的一種本體與內在的變革和轉型。

總之,在最近的幾年,中國的當代攝影內部表現得十分活躍。也許,這種活躍的程度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成為持續推動中國攝影語言與觀念變革的內部動力;也許更重要的是,這種活躍的程度如果能夠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其強度、熱度,並持續涌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年輕人的話,它可能正在醞釀著又一股更大的中國當代攝影“新浪潮”的到來。當然,任何一個藝術領域真正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展覽、出版、教育和收藏這四要素的不斷互動和提升。因此,我們也期待在這一充滿活力和上升的過程中,收藏家靳宏偉先生能夠進一步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在鼓勵、推動和扶持中國當代攝影發展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貢獻!

蔡萌 博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 副研究員、第二屆北京國際攝影雙年展 策展人

部分參展作品

海波 友誼(雙聯)
海波 北方No.4
海波 一個騎自行的人 此作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第一位攝影家的作品
王慶松 last supper
王慶松 Incarnation
王慶松 Follow Me
張洹 1/2(肉 +文字)
邱志傑 Tattoo No.2
榮榮&映裏 六里屯, 北京2002
張大力 200141A
張大力 拆系列
劉錚 國人系列 千禧夜的兩個富人,1999,北京
劉錚 國人系列 一群打水的犯人,1995,河北
楊福東 Ms. Huang and M. Last Night, 2006
楊福東 Look Again - No. 3, 2004
王寧德 some days No.17 2002
王寧德 some days No.23
崔岫聞 Angel No.3
崔岫聞 Angel No.3
高氏兄弟 永不完工的大廈No.3
劉勃麟 城市迷彩98號 資訊港
劉勃麟 城市迷彩91號 長城
洪浩 洪先生經常在拱形屋頂下等待陽光
潘鉞 向弗朗西斯卡致歉
潘鉞 向米開朗基羅致歉
封岩 迷幻的竹子07
何雲昌 一根肋骨No.1
何雲昌 一根肋骨No.2
陳家剛 Third Front III - Smog, 2008
陳海汶 外灘·清晨的銀行2014.06.14
陳海汶 外灘·打麻將2014.06.09
彭祥傑 小人國1
彭祥傑 小人國2
魏壁 《夢溪I》堤岸野火
魏壁 《夢溪I》堤岸野火
袁順 臆念之景 NO.13
佔有兵 工間休息 2011年1月5日攝于廣東省東莞市
佔有兵 集體宿舍 2010年1月12日攝于廣東省東莞市
曾憶誠 2008.6.30 1116 Suzhou
曾憶誠 2010.2.25 1218 Chongqing
劉曉芳 I remember II-02
劉曉芳 I remember 01
于筱 未央 NEVER GROW UP NO.4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