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譚平作品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5-06-10 16:46:1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策展人:李旭

開幕時間:2015.6.13(週六)16:30

展覽時間:2015.6.13–8.13,週二至週六10:00 – 18:00

展覽地址:今格空間(北京市東城區新中街40號,工人體育館西門)

 

“一百多年前,當康定斯基畫出第一張抽象畫的時候,他一定不會想到自己無意間開啟了視覺藝術的一種認知世界和表達思想的全新語言方式……抽象主義的誕生,極其高調地宣告了視覺藝術可以不必為任何宗教、歷史、文學和政治主題服務,視覺形式可以充分遠離日常經驗。完全徹底地為藝術而藝術不僅是可能的、可行的,而且是大有可為的。20世紀下半葉最著名的現代藝術理論家之一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在晚年把抽象奉為視覺藝術的最高境界,絕非心血來潮。”

——策展人李旭


巴赫大提琴曲 Bach's Cello Song/100x120cm/布面丙烯/2015

譚平——出身於西方學院體系的抽象藝術家

經過精心的策劃與籌備,今格空間將於2015年6月13日迎來首次藝術家個展:“畫畫:譚平作品展”。“畫畫”是對譚平近年藝術成就的階段性回顧,呈現了他力求突破語言界限和風格範式的孜孜努力。

譚平是中國大陸第一位出身於西方學院體系的抽象藝術家,他的抽象藝術創作始於1980年代末期。1984年譚平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在1989年至1994年五年間,譚平遊學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彼時正是中國現代藝術的沉潛,當代藝術的興起的微妙時期。如果我們以譚平藝術創造的個人風格歷程為視點,重新回顧當代藝術在中國大陸發展演進的歷史,就會發現譚平是一位在多次重要關頭做出了特殊選擇的藝術家——在鄉土、尋根題材風靡一時的年代,他選擇了客觀冷靜的主觀化風景;在“政治波普”和“玩世現實主義”作為新一輪主題創作樣板流行起來的時候,他卻完全轉向了抽象;等到裝置、綜合材料與多媒體實驗生機勃發的時候,他堅守繪畫本體不為所動……這些特殊而關鍵的選擇持續不斷地塑造著他的價值取向,最終成就了他獨特的個性。

譚平的創作不是對西方抽象藝術的複製,而是在西方美學經驗中融入中國傳統藝術的視覺和心理元素,並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展開思考。透過展出的作品,觀眾可以看到譚平對視覺本源的研究,對東西方藝術語言藩籬的跨越,以及他日臻純粹而典雅的藝術境界。

 

畫畫——追溯源頭的態度

譚平迄今為止的藝術之路,按照主體(創作意識)、客體(表達對象)和載體(物質材料)的關係,可以大致分為“畫它”、“畫我”、“我畫”和“畫畫”四個主要階段。從開始純抽象創作以來,譚平的風格就帶有探索視覺藝術基本語言的特質,他對各種材料“物性”的把握能力也極為出色。隨著時間的演進,這一特質越來越清晰地顯現在他後續的大量創作中。二十多年來,他試圖以追溯源頭般的態度回到繪畫的原初目的,從而還原自己學畫時的初心,在紛繁變換的時代背景下找回自己當年愛上藝術的那個原點。借由這種態度,他持續不斷地望向繪畫的深處,在一遍遍不斷的涂繪與覆蓋之中,他試圖表達可見與不可見的極限。那些被時間反覆覆蓋的畫面,那些在畫面上被不斷疊加起來的時間,都是重疊之上的瞬間與永恒,如平衡宇宙般的神秘。譚平的新作是對自身視覺表達的一系列調整、破壞和顛覆,並以更為直截了當的態度實現了創作心理和視覺形態的轉型。

從“畫它”、“畫我”、“我畫”直到“畫畫”,是一個不斷追尋繪畫本義的艱辛路程。“畫畫”這個階段的出現,充分展現了譚平強調視覺原創與形式完美的努力。在這種努力的過程中,他持續地追求著純粹、獨立與嚴肅的趣味,不斷地豐富著藝術觀念的深度和思辨性,以孤獨而堅忍的姿態,拒絕著任何平庸媚俗的可能。而上述這些特徵,也正暗合了抽象藝術的根本使命。

今格空間——積極參與亞洲藝術發展進程

今格空間力求探索中國當代藝術的獨特美學價值和文化身份,深度審視中國藝術家的多元創作,積極參與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進程,與收藏家分享建基於文化傳統的當代藝術收藏體驗。

今格空間與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的代表人物譚平合作,將他作為空間開幕以來正式推出的第一位藝術家,以表明今格的立場:持續關注中國當代藝術多元創作,積極參與亞洲當代藝術發展進程,為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與創新不斷做出新的嘗試。


衝動 Impulse/300x400cm/布面丙烯/2015


 

1   2   3   4   5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