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個命——2014青年藝術家學術交流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8-13 09:21:4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策展人:雷祺發

學術主持:婁宇

特邀批評:仇海波、呂墩墩、張文博、宋磊、夏末、夏梓、胡鶯、梅繁、章後儀(按姓氏筆畫排序)

參展藝術家:韋秀玉、劉宜方、李賢術、軒敏華、羅松、魏建明(按姓氏筆畫排序)

主辦:湖北佳和當代藝術博物館

協辦:《楚天下》雜誌、《TA生活家》雜誌

支援:華中企業新聞網、湖北普利瑞商貿有限公司

展覽執行:毛媛媛、史雨舟

平面設計:汪鋆

開幕酒會:2014年8月16日晚19:30

展覽時間:2014年8月16日—8月30日

展覽地點:湖北佳和當代藝術博物館(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81號)


李賢術 自然NO.20 紙本 67cmx136cm 2010年

由批評家婁宇擔綱學術主持,青年策展人雷祺發策劃的“水墨個命——2014青年藝術家學術交流展”將於2014年8月16日19:30在湖北佳和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

此次學術交流展的參展作品均為六位青年藝術家近年來創作的成果之作。雖然六位青年藝術家在題材選擇上大相徑庭,但其有一共同點即這些參展藝術家在不同程度上擴寬了傳統水墨畫的邊界,通過“紙本”載體的多種可能性生發效應,不受其來自傳統水墨畫(中國畫)清規戒律的影響,大膽以試驗的方式來尋求當代水墨乃至當代藝術創作的多維度延伸,從而訴諸藝術家個我內心對現實問題的批評性態度。正如本次展覽學術主持婁宇在前言中所認為的:“此‘水墨’非彼‘水墨’,即對傳統水墨進行反駁的‘當代實驗水墨’之意,透過水墨現代化的實踐確立創作者的精神文化立場。”

對於今日水墨熱來説,最忌諱一窩蜂地盲目跟風,而沒有個人獨立藝術創作取向。當然,這並不是説藝術家的創作只規定一種創作方式,而是想説,每個藝術家不要因為專業出身的問題(其實這不是問題),從而束縛自我創作思維。基於此,“水墨個命——2014青年藝術家學術交流展”才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對紙本水墨存有不同方式的解讀編碼。這或許恰恰是傳統水墨畫值得從中借鑒的地方。即使這兩者沒有絲毫的關聯,也不妨有這樣的想法以及敢於嘗試的行動。

通過六位參展藝術家的四十余幅作品的整體面貌來看,“我們會發現這批70後和80後的青年藝術家,比起上一代甚至上上代來説,所面臨的現實境遇以及對之的生命體驗和態度是不一樣的。對於現狀環境的不滿,具有一種反叛性甚至顛覆性,從而希冀達到重新建構社會秩序的目的,反映在視覺藝術作品裏則是自我風格面貌的強調與獨立”。青年策展人雷祺發如是説。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8月30日,展覽開幕當天,還將舉辦學術沙龍交流活動。


劉宜方 形體.瓶-41 紙面墨汁 40cm×40cm

 

1   2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