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過宋莊——常宗賢遺作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3-04 14:40:36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常先生一生謙和、平易,熱愛勞動,熱愛生活,這是接觸他的人所共知的。但他作為一個勤懇探索的藝術家,卻鮮為人知。我們從他遺留的作品看,不但數量驚人,而且風格多樣,一生都在幾條語言線索上勤懇耕耘。看他1984年創作的《山脊》,其象徵主義的方式,與85新潮時期的東西別無二致,如果和當時發表的作品去比較,一點都不遜色。所以常先生到了宋莊,就能創作出《票證》系列的作品。不斷地學習和創新已經深入常先生的血液。來到宋莊,常先生接觸的藝術家自然發生了變化,受到當代藝術的影響自然而然。早年的宋莊,是當代藝術家聚集的地方,當代藝術強調文化立場和態度,在創作上強調打破和混淆媒介的界限。2000到2003年,常先生用了三年的時間,使用供給時期的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糧票、油票、布票、工業券,通過拼貼,以及與現代消費圖像並置的方式,創作了《票證系列》,與現在奢華時風相比,提供了一幅曾經物質匱乏年代的圖像。

常先生最著名的作品,自然是最早入住宋莊藝術家的系列肖像,以及《走出宋莊》《宋莊房訟》。這是常先生又嘗試的一條語言線索,就像魯迅先生説的“舊瓶裝新酒”式變革,何況這兩個系列的作品已經突破了“舊瓶”的模式。常先生對寫實技藝的磨練和一定意義上的成熟,是這批作品最容易看到的成果,這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幾代藝術家的情結。除此之外,這批作品的獨特之處還在於:以毛像的方式畫這些藝術家,自然有一種“戲倣”或者“反諷”甚至“詼諧”的效果。這和當年羅中立畫《父親》同出一種感覺,所不同和獨特之處是,常先生在這些肖像上還用了一些象徵和符號化的方式,諸如把劉煒畫成軍人形象,給方力鈞戴上花冠等,在每一幅藝術家肖像的處理中,都可以看到該藝術家作品的象徵和符號化因素被運用到畫面上。當然,《走出宋莊》那幅集體亮相圖,用現在流行話説,倣文革模式達到有點“惡搞”的效果,儘管常先生一本正經地把這些藝術家當做正面形象去畫,但時過境遷所造成反差效果——即常先生以一種英雄情結來處理被社會邊緣化的藝術家,自然而然會産生一種詼諧得有點冷的感覺。

《宋莊房訟》來自大家熟知的宋莊房訟的真實事件,創作與房訟事件同步,藝術姿態和藝術樣式基本是現實主義的。中間是三聯畫,三聯畫主圖採用傳統典型環境典型人物的畫法,著力塑造主要英雄人物王笠澤慷慨激昂的動態和神情。畫中主要人物王笠澤從《海南政法報》社長兼主編的位置上退休,2003年蟄居宋莊,撿起自己畫畫的老本行,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卻成了被告,於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宋莊房訟就把身兼畫家、被告和律師等多重身份的王笠澤給推到了第一線,或者説“憂國憂民”的責任心,必然促使王笠澤勇敢承擔起宋莊房訟第一案“李玉蘭案”的辯護律師,果然王笠澤不負眾望,把宋莊房訟打成了一場轟動全國的經典案例,而成為宋莊藝術家聚集區的守護者,為宋莊藝術家所敬仰,也為常宗賢先生所敬仰,這是常先生畫《宋莊房訟》的初衷。所以,把王笠澤的形象處理在《宋莊房訟》畫面中心位置自然而然,身後是房訟中主要幾個被告藝術家劉海舟、李玉蘭、方力鈞、王秋人。三聯畫左右對稱的兩幅都是房訟中兩個主要場景:左邊是採訪農民馬海泉的場景,他是李玉蘭案原告馬海濤的同門兄弟,在整個房訟過程中,是敢於站出來公開批評馬海濤毀約狀告畫家的農民之一,常先生在這幅畫中塑造的是一個堅持誠信的農民形象。右邊是採訪北京法院女法官李馨的場景,也是房訟案件能夠順利收場的關鍵人物,常先生在畫中無疑是把她作為正面人物去畫的。在右邊這幅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作者把自己的形象也畫在畫面中,用一個時髦的話説,常先生的《宋莊房訟》不但處處顯示出對“正能量”謳歌的立場,也通過自己的形象入畫,強調自己始終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宋莊房訟》的特別處還有兩點,一是在三聯畫左右對稱的位置上,採用傳統門神方式畫了房訟主要支援者的肖像,融合了傳統民俗的象徵方式。二是三聯畫的三幅畫均大面積使用文字直接入畫,這與現代當代藝術中大量使用文字的方式別無二致。我們從這些作品中看到,常先生的社會責任心和藝術的現實主義態度,以及在語言方式上不拘一格——前汲古人和後取當代的自由狀態。

常先生的藝術生涯跨1960——2000年代,這是一個從革命現實主義到現代當代藝術觀念激烈變化的年代,從常先生所遺留的作品中,無疑提供給歷史一個藝術觀念、語言變革和混雜的樣本。除此之外,常先生對生活對社會的嚴謹姿態,謙和、樂觀的性格,都成為宋莊乃至藝術界的標桿。謹以此短文紀念並向常宗賢先生致敬。

栗憲庭2013-12-12

1  2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