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鐳版畫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13 15:30:3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策展人:邵琦

參展人:傅鐳

開幕時間:2011年10月16日3點

展覽日期:2011-10-16至2011-10-30

展覽地點:北京市通州區宋莊東區阿特畫廊

主辦單位:阿特網

聯繫電話:010-5128 2297

 

一個精神遊蕩者

文/ 子賀

在北京798廠古老的料格子,曾經析居著亞細亞中北部大陸最純粹的精神遊蕩者,他們是更古老的圓明園時代的進化版本,他們繼承了那個史前時代的古老精神生存方式,卻又在那個追求純粹敘述方式的神話階段,向前進化了小半個紀年。

他們開始對社會與資本,嘗試著主動而有限地介入。對於這些饑餓的精神祖民,純粹的精神遊蕩顯然不再是主要的生存法則。這些嘗試最終讓798廠成為藝術消費的前中世紀廣場——當資本的宗教全面取代了精神神話。曾經生存在料格子幽暗通道中的精神遊蕩者,絕大部分都走了出去,成為了資本宗教的子民。但歷史,總有分支的現實可能。在人類的結構歷史期,也仍然有長期堅守在物質需求與自然鬥爭的神話階段的種群,一直到人類的解構歷史的發生,都保持部落政治的形態,從而顛覆了人類結構期歷史演進的全面必然性。

傅鐳,正是解構歷史期(結構歷史的消解期)仍然堅守古老的純粹精神的遺珠。他被遺忘在古老的料格子的最深處,如同被消化系統遺忘在盲腸中的一粒堅硬的稻穀。而他,或也正孕育著亞細亞中北部大陸結構歷史期文化的一場炎症,而這或將帶來一種全新而獨特的文化演義,以及免疫力。

傅鐳曾經也是那些追求純粹敘述方式的精神遊蕩者種群的一份子,而且,是那些在追求純粹精神的歷史的神話階段中,綻放得較早也更技術性的一位。但很快,歷史便演進到資本宗教的中世紀早期,而傅鐳被這場淬不及防的宏大演進遺忘了。因為,他獨自走向了一個純粹精神的隱脈——他偶然性地跳出了一場詭異的歷史,卻成為這場歷史濃縮的鏡像,一個藝術角度的初級階段的消解模型。

傅鐳開始嘗試對結構歷史期的古典主義進行追溯性素描的時候,無意中産生了第一次的消解嘗試。這毫無疑問不是自覺的嘗試,任何現實的歷史都是這樣,某種冥冥中的偶然,讓一些個體或者群體成為歷史的標的物。

從艷麗的油畫走向素描,傅鐳首先是從病態批判開始的,以一種對荒誕的直接呈現,表達其對資本宗教的質疑和審視。他利用素描的純粹繪畫性,對抗滿世界的圖示與符號;用人類結構歷史期的古典主義或新古典主義繪畫體裁的荒誕化構成,解構了這些原本嚴肅地彰顯神性的努力。雖然這些有時候可能略顯出初級和意識本能感,但這並不妨礙一場針對資本宗教肌體的炎症而導致的發熱期的到來。雖然,一切都還在孕育,而且沒有定論,但歷史的標的價值已然初現。

 

1   2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