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凝固——任哲雕塑個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14 15:34:4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與其他的寫實雕塑家不同,任哲在自己的作品中還表達出了個人對意識形態和經典的指涉意義。他主要關注的不是風格和符號,也不是關注古典的識別和區分,而是重視古典或經典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係,即強調經典或古典的辯證應用。那麼,到底什麼是藝術的經典或古典呢?經典或古典無非包含這樣幾層含義:一方面是指最高的標準和最高的層次;一方面指具有規範性、秩序化的含義;一方面是被賦予了典範的意義。因此,經典或古典並非是藝術家的初衷,而是被後來人不斷賦予新的意義。這就從而導致經典轉變成了藝術權力話語和意識形態的角色。於是,經典或古典既成為被效倣或學習的對象,也成為批判和超越的對象。從這個視角出發,任哲並不是要在經典或古典中追求形式的復古,而是要從經典或古典中發現和挖掘新的藝術能量和動力,並試圖在新的文化語境下創造出一種新古典雕塑。像後現代主義倡導的藝術混雜性那樣,任哲的雕塑語言也是基於對複合層面的整合和解構,即把個人意志、歷史意識、經典資源、流行文化的美學趣味加以統攝和轉化,並以此來論證經典美學遺留的價值和意義——思考“後革命”時期意識形態的崇高議題,思考人類在“莊嚴”、“崇高”、“雄偉”和“謹嚴”的美學價值面前是否還能想像和體驗到(藝術的)榜樣、尊敬、凈化對人的精神和心理的調劑作用。正像路易斯?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所説的那樣,意識形態反映的不是人類同自身生存條件的關係,而是他們體驗這種關係的方式,這就等於説,既存在真實的關係,又存在“體驗的”和“想像的”關係。因此,任哲雕塑的威嚴和崇高讓人能從中感受到某種心理的安全感。

任哲在雕塑中對身體的塑造和解析是其藝術觀念的另一核心。眾所週知,自古希臘以來,身體在雕塑藝術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無論是頌揚領袖人物的紀念碑雕刻,還是宗教雕塑,或者是反映市民生活的世俗雕塑,或者現代藝術的雕塑,身體語言都孕育了無與倫比的能量和魅力,也就是説,身體對藝術家而言具有無窮盡的吸引力、想像力和創造力。時至今日,身體研究已成為一種文化研究的學科,身體在文化研究中被界定成這樣三種形態:自然的身體,社會化的身體,科學的身體。然而,任哲在其作品中並無意區分身體,而是把身體看作是一種形而上的精神載體。在不斷挖掘身體意義的過程中,他通過對身體的內在性和力量的反覆塑造,主觀地賦予身體的精神性,基於自然、社會和科學的身體之上的一種藝術的身體是一種藝術家寄託于烏托邦的精神港灣,它蘊涵了藝術家對身體的想像和演繹,即對與身體相關的歷史、身份、語境和現實的訴求和解析。身體符號在某種意義上凝聚了紀念碑式的書寫特點,並延伸出的是主體與他者之間的關照、聯想、比擬——既包含與身體相關的凝視、慾望、衝動和抗掙,又交織著與身體相關的對話、協商、批判的意識。因此,從身體的可塑性上看,它在英文中就等同於主體的內涵。在這個意義上,身體傳遞出了這樣的哲理意義:認識他人即是認識自我,認識自己依賴於認識他人。所以,他在雕塑中對身體的建構,既是一種身體的生産,又是一種與身體相關的主體思想的生産。

總之,我們從藝術家任哲的雕塑中能夠感受和體驗到耐人尋味的美學意味,他所塑造的人物,或舉止沉靜,或風度內斂,或浪漫豪邁,或風骨自若,不僅反映了剛毅正氣和積極進取的精神,而且還表現出了浪漫、詩意、崇高的美學內涵。無論是任哲對經典或古典的重新激活和發揮,還是他將中國寫意美學滲入雕塑的揮灑飄逸,或者是他對身體進行形而上的哲理思索,都充分反映了任哲在雕塑藝術上的歷史意識、社會責任和審美判斷力。這一切都用他獨特而個性的雕塑藝術給予觀眾以清晰的解答。

2011年3月22日

 

     1   2   3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