斉田一樹、三原聡一郎、むぎばやしひろこ
Kazuki Saita + Soichiro Mihara + Hiroko Mugibayashi
《 moids 2.0 》
電子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2010
藝術家:王福瑞、張永達、姚仲涵、斉田一樹、三原聡一郎、Hiroko Mugibayashi
展出期間:2011.04.16 – 2011.05.08
開幕酒會:2010.04.16 19:00 – 20:30
展覽地點:新苑藝術 /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號51弄17號
開放時間:13:00 – 18:00 週二至週日 (週一休館)
細微的鼻息、砰砰的心跳,聲音往往超越了視覺,是生命的線索,也是存在的憑據。就算是現代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機械聲響--交通工具、工廠儀器、電器等等,這些無性、沒有生命的産品,透過重復或瑣碎的聲響,傳達「它」也是有其運作規律與生命週期,一如人們呼吸或心臟傳送血液的聲音,微小不易察覺,卻標記著自我、為存在發聲。此次【聲音生物】,邀集來自台灣以及日本的聲音藝術家,共同激蕩發想/響,呈現精彩而難得的聲音藝術展。
本展覽力邀來自日本的斉田一樹、三原聡一郎、以及Hiroko Mugibayashi等三位聲音藝術家,呈現與奧地利編碼文化節(Coded Cultures Festival)的跨國合作創作計劃《Moids 2.0》。該作品甫結束于德國ISEA2010的展出,透過數百個電子發聲組件偵測環境的聲音,由電子感應裝置的串連,創造出朦朧而綿延的聲音迴圈,令人聯想到自然界池塘蛙鳴或是蟻丘般的音景。
在台灣方面,本展覽則集結了三位活躍于國內外的聲音藝術家。身為北藝大「藝術與科技中心」未來聲響實驗室主持人,王福瑞不僅是台灣聲音藝術的推手,更是積極的創作者,此次展出作品《聲點 2.0》由數百個喇叭所構成,每個喇叭經由晶片運算而産生不同音頻,視覺上是隱喻這時代意識感知與機器運算的流動,聽覺上則有如森林中無數聲點的互相流竄衍生。
張永達勇於嘗試跨領域合作,創作包含聲音-影像、實驗聲響、裝置和現場演出,足跡更橫跨劇場與舞蹈,在細膩風格中帶著爆發力,他以時間性雕塑的方式將環境錄音和數字調變的素材,並試圖在極簡、環境和複雜之間找尋可能性與平衡。
以「日光燈管」而樹立了個人標誌的姚仲涵,擅長串連聲音、光及空間等非物質媒材,不論是即興演出或裝置創作,光與聲響形成的落差彷彿帶領觀眾踏上了奇妙的感官之旅,姚仲涵讓各種元素以觀眾的身體為交叉點,呈現強而直接的感染力。
放下常規、放大感官,新苑藝術【聲音生物】聲音藝術展將撥動觀/聽眾最細微的感官經驗與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