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之光——西藏唐卡藝術珍品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1-01-10 10:52:37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心靈關照——藏傳佛教唐卡管窺

文/ 張強民、何鴻

唐卡是西藏文化美麗的外衣和修飾,像點綴在雪域高原的一顆色彩斑斕的寶石。唐卡是西藏民族主要的繪畫形式,它純樸原始的色調,繁密精緻的構圖和莊嚴神秘的造像讓我們傾倒和膜拜。它鮮明的個性和特點,以至在西方的很多博物館、美術館,唐卡的收藏不用任何標示就可以辨別出它是來自世界最高地端的雪域繪畫。“唐卡”一名,乃藏文漢譯,或稱“唐嘎”、“唐喀”等。“唐”字的含義很多,在《法華經》中的解釋是“徒然”,如“功不唐捐”、“福不唐捐”等。在漢文中解釋有“虛誇”,如“唐大無驗”。在藏傳佛教中解釋為“平坦”、“清楚”等的含義。那麼,唐卡的“唐”和唐朝有沒有關係,嚴格意義上説是沒有關係,但如果從時序和材料上看,似乎又有一些關係,那就是它形成的時間正好是大唐時期,漢地的卷軸畫形式和文成公主帶去的紡織和緙絲技術影響了藏傳佛教繪畫形式。我們習慣上將藏傳佛教繪畫稱為“唐卡”,也有學者稱為“卷軸佛像”,但目前關於“唐卡”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大意是指用繪、貼、織或是繡的方法,在布上、絹上、紙上或皮質上表現藏族文化特色的一種繪畫形式。可以懸挂供奉,可以卷合收藏,可以隨身攜帶等多種形式,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一般稱為大唐卡,小者稱之為“匝尕”、“扎嘎裏”或微型唐卡。

唐卡是藏傳佛教形成後,在寺院和信教民眾中廣泛流傳的卷軸或卡片狀繪畫樣式。應該説它是和藏傳佛教同時存在和發展的宗教美術形式。這些精美的唐卡,或長期供奉在寺院中,或流動於僧俗民眾中。藏傳佛教的形成,要得益於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和大唐王朝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她們分別將本土的佛教信仰和文化帶到西藏,同時還帶去了繪畫和雕塑;於是,西藏民族開始在本土的繪畫藝術基礎上加入尼泊爾佛教藝術和漢地佛教藝術,形成了風格雜糅的藏傳佛教繪畫藝術。在一千餘年的唐卡藝術演變歷程中,我們很明顯感受到一個藝術歷程的傳承和共融:即印度風格、尼泊爾風格、古格風格、西域風格、漢地風格。關於唐卡的起源,一般是根據五世達賴所著《大昭寺目錄》中記載:“法王(松讚幹布,617-650)用自己的鼻血畫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後來蔡巴萬戶長時期,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塑像時,將此神像作為核心藏在神像腹內。”也就是説,至遲在7世紀的時候,唐卡已經出現。

藏傳佛教是居住在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的諸多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這些民族居住的高原和草原等自然環境影響了他們的生存方式——遊牧為主的生産和生活方式。特定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以特殊的信仰方式來寄託精神生活。以放牧為主的遊牧生産,即要逐水草而動;又要隨季節遣涉,帳蓬是他們可移動的家。藏傳佛教是以密宗信仰為主的宗教傳承,信仰者有一種特定的信仰方式——“觀想修習”。信仰者必鬚根據自己的信仰習慣,選擇一尊佛或菩薩等作為觀想修習的對象,以此為中心作“身、口、意”三密相印的修習與實踐,達到“即身成佛”。信佛者為了遊牧在外不誤修習,他們請高僧繪製自己的觀想對象,經過高僧活佛開光,裝裱成卷可以收藏,也可隨時張挂。有的還繪製微型唐卡放在佛龕內或隨身佩戴,隨時唸佛,達到不誤修習的目的,從而起到獲取福運、消災驅邪的護身符作用。因此,唐卡的用途主要是禮佛、觀修、壇場需要、祈福護身和教育傳播等。

唐卡的品種有很多,根據表現方法大致可以分為繪製唐卡、印製唐卡、織錦唐卡、刺繡唐卡、緙絲唐卡、貼花唐卡、珍珠唐卡等。如繪製的,有布本、絹本、綾本、紙本、皮本等各種材料的唐卡。從繪製技法看,有水墨寫意的,有工筆重彩的,也有純線描的等。其中,用顏料繪製的唐卡稱為“遲唐”或稱“止唐”;其他如刺繡、織錦、貼花、印製等的唐卡稱為“歸唐”、“果唐”或稱“國唐”。“遲唐”根據顏料的使用,又可分為金唐、赤唐、彩唐、黑唐等。

 

 

1  2  3  4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