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之光——西藏唐卡藝術珍品展供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09 16:19:0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般若之光——西藏唐卡藝術珍品展供

展覽時間:2010年12月8日至12日

展覽地點:恒廬美術館(浙江杭州南山路202號)

2010年12月8日至12日,在浙江杭州南山路202號恒廬美術館將舉行“般若之光——西藏唐卡藝術珍品展供”。本次展出的唐卡藝術珍品,包含有宋代及明清時期的諸多唐卡精品,風格殊異,年代久遠,頗為罕見。

唐卡是西藏文化美麗的外衣和修飾,像點綴在雪域高原的一顆色彩斑斕的寶石。唐卡作為西藏民族主要的繪畫形式,它鮮明的個性和特點,以至在西方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唐卡的鑒識不用任何標示就可以辨別出它是來自世界最高地端的雪域繪畫。

“唐卡”一名,乃藏文漢譯,或稱“唐嘎”等。“唐”字的含義很多,在《法華經》中意即“徒然”,如“功不唐捐”。在漢文中意有“虛誇”,如“唐大無驗”。在藏傳佛教中則有“平坦”、“清楚”等義。那唐卡的“唐”和唐朝有沒有關係,嚴格意義上説是沒有關係,但如果從時序和材料上看,似乎又有一些關係,那就是它形成的時間正好是大唐王朝,漢地的卷軸畫形式和文成公主帶去的紡織技術影響了藏傳佛教繪畫的形式。

“唐卡”,也稱 “卷軸佛像”,關於“唐卡”沒有統一的解釋,大意是指用繪、貼、織或是繡的方法,在布上、絹上、紙上或皮質上表現藏傳佛教文化內容的一種繪畫形式。可懸挂供奉,也可卷合收藏,還可隨身攜帶;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稱為唐卡,小者稱之為“匝尕”、“扎嘎裏”或微型唐卡。

當一幅幅精美的唐卡徐徐展開之時,沒有理由不讓我們去探個究竟。莊嚴神聖的佛像,艷麗深沉的色彩,繁密簡約的筆觸,還有那蘊含宇宙意識的曼陀羅,時時觸動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走進那青稞、酥油和雪水孕育的藏傳佛教藝術中,接受哈達聖潔的洗禮。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