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西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根秋登子談唐卡繪畫

西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根秋登子談唐卡繪畫

時間: 2010-11-23 | 片長:00:13:35 | 來源: 藝術中國
專訪 >

 

【專題】 北京西藏唐卡藝術珍品展—當代唐卡畫師群展

【講座】 “西藏唐卡藝術珍品展”系列講座

【新聞】 北京西藏唐卡藝術珍品展—當代唐卡畫師群展

 

2010年11月16日下午,北京西藏唐卡藝術珍品展—當代唐卡畫師群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開幕。西藏文聯副主席扎西達瓦、《中國西藏》雜誌社副主編金志國、北京吉祥喜旋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梁靜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在展覽現場,藝術中國專訪了西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根秋登子。

本次展覽唐卡珍品約70幅左右,主要作品來源於首屆西藏藝術唐卡博覽會的一、二、三級畫師作品。繪畫風格以拉薩勉唐派為主,同時還邀請了昌都、日喀則、青海等地其他畫派優秀畫師參加。

唐卡作為西藏藝術的典型代表,吸引著全世界藝術品收藏愛好者的目光。繼2010年8月2日首屆西藏藝術唐卡博覽會在西藏博物館舉辦,並評比出西藏當代一、二、三級畫師後,西藏的唐卡藝術再次廣為世人所關注。為響應第五次西藏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建設中國民族特色文化重要保護地”,為了讓更多人與唐卡藝術親密接觸並深入了解這門具有悠久歷史的藝術形式,由西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西藏》雜誌社主辦、北京吉祥喜旋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的“西藏唐卡藝術珍品展—當代唐卡畫師群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正式向市民亮相。

據北京吉祥喜旋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梁靜介紹,本次畫展不僅要以唐卡畫師現場作畫、唐卡作品及原材料為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將通過講座充分展現唐卡藝術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果,並積極挖掘産業價值,有力推動唐卡藝術的合理利用和産業化發展,推進西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在新時期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本次唐卡珍品展主打“當代唐卡畫師”這一全新的概念。“當代唐卡畫師”這個群體,在嚴格繼承傳統唐卡藝術繪製技法的同時,在經典唐卡規範允許的範圍之內,在材料、色彩、構圖等方面加入了新的創意和感知,為傳統唐卡注入了一股新鮮的元素,體現了 “當代唐卡畫師”這個群體的概念和特色。

展覽期間,主辦單位邀請了十一位著名唐卡畫師當場繪製並演示其製作流程,特別的是,這次展覽主辦方還邀請了壇城製作者現場製作壇城,為大家揭開壇城製作的神秘面紗。展覽主辦方還特別邀請了唐卡大師、西藏大學藝術系的丹巴繞旦教授于11月13,、14、15三天下午在瑪吉阿米糰結湖店開設講座,講述唐卡的過去、現在、未來。全方位、多角度地為你呈現唐卡這一千年傳承的人類文化藝術奇葩的魅力。

唐卡(Thang-ga)是藏語的音譯。“唐”的含義與空間有關,以示廣袤無邊。“卡”有點像魔術,指的是空白被填補,於是白布上出現了畫。如今常見的定義是:唐卡,西藏的卷軸繪畫。作為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它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文化,宗教的力量。

展覽將於11月22日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