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畫像:女性藝術在中國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02 18:57:4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風》鬱風自畫像,1935年

 

自我畫像:女性藝術在中國(1920—2010)專題展

主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蕭淑芳藝術基金

協辦單位:廣州市華藝廊藝術品有限公司

總策劃:朱青生、王璜生

學術顧問:陶咏白、賈方舟

展覽策劃:姚玳玫、齊 鵬、滕宇寧

學術主持:姚玳玫

展覽組織:齊鵬

展出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2B(北京花家地南街8號)

展出時間:2010年12月17日——2011年2月20日

 

“自我畫像:女性藝術在中國(1920—2010)”將於2010年12月17日至2011年2月20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本展覽以“自我畫像”為主題詞,用歷史研究、女性藝術研究、圖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20世紀20年代至今天近百年間與本主題相關的中國女性美術作品進行梳理、描述和展示,經由“自我畫像”作品的階段性陳列,呈現這類女性圖像衍變的跡象,揭示其背後女性成長與時代引導相制約的複雜關係。具體分上、下兩篇,共十個專題加以展示:

上篇:民國時期:浮出歷史水面的中國現代女性美術

此部分主要展示中華民國時期的第一代女藝術家潘玉良、方君璧、蔡威廉、唐蘊玉、孫多慈、張倩英、吳似鴻、關紫蘭、丘堤、曾奕、翁元春、梁雪清、鬱風、蕭淑芳、麥綠之、周麗華、梁益堅、徐堅白、李青萍等的自畫像和肖像畫作品,描述女性覺醒與自畫像的關係,探討這種表達方式如何催發“五四”之後成長起來的女藝術家的自我感——以藝術為橋梁,建立起女性自我與外部世界相對話的關係,在這一過程中,女性的自我感與藝術表現力如何同步成長,早期中國女性藝術的基本形態如何藉此而形成。具體以五個部分來展示:一、無邪的赤裸:潘玉良及其自畫像;二、沉默的力量:蔡威廉的肖像畫;三、自我探詢:從中國老家庭裏走出來的現代閨秀;四、出走的“娜拉”:“五四”新女性自畫像;五、現代主義浪潮中的城市女性自畫像。

下篇:共和國60年的女性藝術:“個人”的沉寂隱匿與繽紛呈現

此部分按歷史時段、圖像類型、材料方法的不同,分五個部分展示新中國建立後60年女性的“自我畫像”作品,探討圖像背後“個人”與“時代”互為糾纏和生成的關係。

1、 女性的可見與不可見:1950-70年代的“鐵姑娘”形象及其自我畫像意味

此部分展示建國後至1970年代末部分有代表性的女藝術家的作品。討論這一時期女性自我形象的可見與不可見問題。新中國建立後,集體化、社會化潮流囊括一切,每個人都是革命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女性自我消失于社會主義大集體中。自畫像除了作為美術院校學生造型技巧訓練的方法偶爾出現外,作為一種美術創作形式基本不再被倡導。這一時期女性自我身影的隱匿與作為新時代勞動者的女性形象的鋪天蓋地出現,形成強烈反差。有意思的是,女藝術家描繪“時代女性”的畫面上,往往隱含著自我形象,顯示了社會認同與自我認同的複雜糾纏。

2、 關於成長的故事:1980-90年代女性的自我凝視及作為歷史參與者的敘述

此部分展示1980-90年代女藝術家帶有自我敘述內容的作品。具體分兩個階段:一是1980年代,在撥亂反正的時代境況中,女藝術家畫面上的女性形象顯得單純、美好、質樸,而且往往身穿民族服裝或農婦打扮,出現一種“著裝”現象,女藝術家的自我表達依然需要“偽飾”。之後,時代的變化促使“自我”慢慢地抬頭。二是1990年代,中國女性藝術於此時期進入自覺自為階段。此部分展示部分女藝術家帶自傳性內含的繪畫作品,討論這一時期女性自畫像從題材到圖式發生質變的內外原因。這一時期的女性自畫像不再是靜態的“我”的肖像,而是動態的日常生活中的“我”——鑲嵌在歷史現實中的“我”,強調“我”與外部世界所構成的一種關係:“母與子”、“目擊成長”、“都市人生”、“花香世界”、“女人世界”等。

 

1   2   3   4   5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